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引言——以四川五冶诉金山禅心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为中心 | 第7页 |
第二章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 第7-10页 |
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概念 | 第7-8页 |
第二节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征 | 第8-10页 |
一、合同标的的特殊性 | 第8页 |
二、合同主体的严格性 | 第8-9页 |
三、国家强制力的干预性 | 第9页 |
四、合同内容的控制性 | 第9-10页 |
五、合同的管理性内容 | 第10页 |
第三章 建筑施工合同违约责任研究 | 第10-22页 |
第一节 双方违约责任承担的法理 | 第10-15页 |
一、违约责任与合同义务 | 第10-13页 |
二、双方违约责任及责任承担 | 第13-14页 |
三、本案的双方违约情形及责任承担形式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双方过错混同责任承担的构想 | 第15-20页 |
一、设计变更的违约责任承担 | 第15-18页 |
二、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工期延误问题的构想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建筑承包合同双方违约情形分析:以五冶案为中心 | 第20-22页 |
一、发包方的违约责任 | 第20页 |
二、承包方的违约责任 | 第20页 |
三、双方都有过错的情形(含“不对等的双方违约规定”) | 第20-22页 |
第四章 建筑承包合同中承包形式研究 | 第22-27页 |
第一节 本案意义 | 第22页 |
第二节 设计“包底” | 第22-24页 |
第三节 施工的转包和分包 | 第24-27页 |
第五章 施工许可证法律性质研究 | 第27-39页 |
第一节 施工许可证制度比较研究 | 第27-32页 |
一、我国的立法规定及现状 | 第27-29页 |
二、施工质量监管的国外做法借鉴 | 第29-32页 |
第二节 施工许可证的法律性质(含施工许可证在本案中的意义) | 第32-39页 |
一、本案意义 | 第32-35页 |
二、施工许可证的法律效力 | 第35-3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