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花期生物学特性与花发育解剖学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 ·竹子开花生物学特性 | 第9-12页 |
| ·开花行为 | 第9-10页 |
| ·小花和花序 | 第10-11页 |
| ·花粉生活力 | 第11页 |
| ·胚胎发育 | 第11-12页 |
| ·结实 | 第12页 |
| ·人工诱导开花与逆转 | 第12-13页 |
| ·人工诱导开花 | 第12-13页 |
| ·开花逆转 | 第13页 |
| ·成花基因研究 | 第13页 |
| ·开花原因 | 第13-16页 |
| ·周期说(内因) | 第13-14页 |
| ·环境说(外因) | 第14-15页 |
| ·综合说 | 第15-16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16-18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展望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雷竹花期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8-28页 |
| ·试验地自然概况 | 第1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 ·开花竹林观察 | 第18-19页 |
| ·开花竹株形态研究 | 第19页 |
| ·花器官解剖学观察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 ·雷竹开花概况 | 第19页 |
| ·开花林分特点 | 第19-20页 |
| ·开花竹株类型 | 第20-22页 |
| ·小穗与花序结构 | 第22-23页 |
| ·小花结构 | 第23页 |
| ·花芽的孕育 | 第23-24页 |
| ·小花开放 | 第24页 |
| ·结实情况 | 第24页 |
| ·讨论 | 第24-27页 |
| ·竹子零星开花与集体开花 | 第24-25页 |
| ·竹子无限制花序特点 | 第25页 |
| ·假小穗的结构 | 第25-26页 |
| ·竹子小花特点 | 第26页 |
| ·结实率低的原因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雷竹无限制花序的形态建成 | 第28-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 ·花序主轴分化 | 第30页 |
| ·小穗的分化 | 第30页 |
| ·颖花的分化 | 第30-31页 |
| ·小穗的继续生长 | 第31页 |
| ·讨论 | 第31-33页 |
| ·花序主轴分化期 | 第32页 |
| ·第一级侧生假小穗及顶端小穗分化期 | 第32页 |
| ·颖花原基分化期(花芽分化) | 第32-33页 |
| ·雌雄蕊形成期(花器官分化) | 第33页 |
| ·生殖细胞形成期 | 第33页 |
| ·假小穗继续形成期 | 第33页 |
| ·结论 | 第33-35页 |
| 第四章 雷竹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研究 | 第35-38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 ·研究方法 | 第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 ·子房结构 | 第35-36页 |
| ·大孢子发生 | 第36页 |
| ·雌配子发育 | 第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竹子子房结构特点 | 第36-37页 |
| ·竹子胚囊结构特点 | 第37页 |
| ·胚囊发育与竹子的结实 | 第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附图 | 第42-51页 |
| 个人简介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