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8页 |
·菠萝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菠萝 | 第11页 |
·菠萝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11-13页 |
·菠萝转化 | 第13页 |
·前景展望 | 第13-14页 |
·白藜芦醇及白藜芦醇合成酶 | 第14-16页 |
·白藜芦醇的化学结构 | 第14页 |
·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 | 第14页 |
·白藜芦醇合成酶转基因研究 | 第14-16页 |
·白藜芦醇的生理生化作用 | 第16-18页 |
·白藜芦醇抑癌作用机理 | 第16-17页 |
·白藜芦醇作为植物雌激素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31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植物材料 | 第18页 |
·菌株 | 第18页 |
·质粒 | 第18页 |
·PCR引物由上海激康公司合成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19页 |
·培养条件 | 第19-20页 |
·方法 | 第20-31页 |
·菠萝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0-21页 |
·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第21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1-22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转化 | 第22页 |
·质粒提取 | 第22-24页 |
·DNA片段的回收 | 第24-25页 |
·酶切与连接 | 第25-26页 |
·RNA的提取 | 第26页 |
·反转录PCR | 第26-27页 |
·菠萝的遗传转化 | 第27-29页 |
·鉴定转基因植株的DNA提取 | 第29页 |
·转基因植株鉴定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菠萝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1-35页 |
·丛生芽途径 | 第31-33页 |
·愈伤组织途径 | 第33-35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_1PRS及pC_3PRS的构建 | 第35-39页 |
·中间载体pCAMBIA1301-pTΩ4A和pCAMBIA3301-pTΩ4A的构建 | 第35-37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_1PRs、pC_3PRS的构建 | 第37-39页 |
·菠萝的遗传转化 | 第39-41页 |
·叶片预培养时间对基因枪介导法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轰击前干燥处理对转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轰击次数对叶片外植体转化率的影响 | 第41页 |
·转基因菠萝的检测 | 第41-43页 |
·转基因菠萝的PCR检测 | 第41-42页 |
·转基因菠萝的RT-PCR检测 | 第42-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历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