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前言 | 第6-15页 |
(一) 研究缘起背景 | 第6-10页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 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0-15页 |
一、道德教育与生命 | 第15-20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二) 道德教育与生命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1. 生命是道德教育存在的基础 | 第19页 |
2. 道德教育是对生命存在的超越与提升 | 第19-20页 |
3. 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指导生命获得意义 | 第20页 |
二、中学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0-33页 |
(一) 中学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主要现状 | 第21-29页 |
1. 中学生的“孤独感”不断蔓延,道德情感关怀机制呈现萎缩 | 第21-23页 |
2. 道德教育目标“泛政治化”,轻视学生生命体验和内在需要 | 第23-24页 |
3. 道德教育对学生的生命知识方面的教育非常缺乏 | 第24-27页 |
4. 中学道德教育远离了“生活世界” | 第27-29页 |
(二) 中学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1. 应试教育观念淡化了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意识 | 第29-30页 |
2. 学校生活遗忘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责任 | 第30-32页 |
3. 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影响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实施 | 第32-33页 |
三、实施中学道德教育中的生命关怀的策略构想 | 第33-45页 |
(一) 实施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原则 | 第33-35页 |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原则 | 第33-34页 |
2.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原则 | 第34-35页 |
3. 遵循幸福性原则 | 第35页 |
(二) 实现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思考与建议 | 第35-45页 |
1. 关注生命是中学道德教育的本真 | 第36-37页 |
2. 把生活作为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源泉 | 第37-38页 |
3. 把情感作为中学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桥梁 | 第38-40页 |
4. 把活动作为道德教育中生命关怀的渠道 | 第40-42页 |
5.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实现中学道德中的生命关怀 | 第42-43页 |
6. 在教学中采用主体体验性形式,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活力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附录一 | 第50-54页 |
附录二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