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儒家文化之比较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8-11页 |
| 2 神道和魂与剑胆琴心 | 第11-22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神道的“和”与儒家的“仁” | 第11-14页 |
| ·《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中的忠义 | 第14-22页 |
| ·儒家文化中的忠义 | 第14页 |
| ·和魂之“忠”与仁道之“义” | 第14-22页 |
| 3 盛者必衰与成王败寇 | 第22-30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乱世中的英雄情怀 | 第22-24页 |
| ·《平家物语》与《三国演义》中的天命观 | 第24-30页 |
| ·天命与人谋 | 第24-27页 |
| ·悲天悯人与乐天知命 | 第27-30页 |
| 4 女性:政治的符码与人情的寄托 | 第30-41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政治的符码 | 第31-36页 |
| ·权力斗争的工具 | 第31-32页 |
| ·忠义的标签 | 第32-34页 |
| ·物化的存在 | 第34-36页 |
| ·人情的寄托 | 第36-41页 |
| ·家族权力的牺牲 | 第36-38页 |
| ·忠心的殉葬 | 第38页 |
| ·情感的寄托 | 第38-41页 |
| 5 结语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致 谢 | 第45-46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46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