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文献研究 | 第11-26页 |
第一章 古代文献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现代文献研究概述 | 第13-26页 |
1. 处方中各药味品种情况 | 第13-14页 |
2. 各药味化学研究情况 | 第14-17页 |
3. 复方中白术、甘草的炮制情况 | 第17页 |
4. 经典方的药理 | 第17-20页 |
5. 现代临床应用概况 | 第20-21页 |
6. 逍遥散不同制剂的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实验研究 | 第26-97页 |
第一章 复方中不同批次或产地原药材的质量评价 | 第26-31页 |
1.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6-30页 |
3 结论 | 第30-31页 |
第二章 逍遥散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 第31-58页 |
1. 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设计路线 | 第31页 |
2 处方 | 第31页 |
3. 挥发油提取工艺条件筛选 | 第31-35页 |
4. 逍遥散复方水提工艺条件筛选 | 第35-39页 |
5. 除杂工艺条件筛选 | 第39-45页 |
6. 逍遥散离心液、醇沉液主要药效学研究 | 第45-50页 |
7. 浓缩、干燥工艺的优选 | 第50-53页 |
8. 成型工艺研究 | 第53-55页 |
9. 在颗粒中加入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 第55页 |
10. 对干法所制颗粒物理性质的研究 | 第55-58页 |
第三章 逍遥散复方配伍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第58-73页 |
1. 薄层鉴别研究 | 第58-62页 |
2. 逍遥散复方配伍颗粒有效成分HPLC含量测定研究 | 第62-71页 |
3. 汤剂、逍遥散浓缩丸与逍遥散复方颗粒剂有效成分含量对比 | 第71-73页 |
第四章 逍遥散复方颗粒初步稳定性研究 | 第73-78页 |
1. 药品与仪器 | 第73页 |
2. 试验依据与方法 | 第73-7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4页 |
4. 结论 | 第74-78页 |
第五章 安全性评价 | 第78-82页 |
逍遥散离心液、醇沉液急性毒性试验 | 第78-82页 |
1. 试验目的 | 第78页 |
2. 试验材料 | 第78页 |
3. 试验方法及结果 | 第78-79页 |
4. 试验结论 | 第79-82页 |
第六章 逍遥散中单味药材与茯苓多糖的红外与近红外的初步探索 | 第82-94页 |
1. 原药材红外色谱研究 | 第82-86页 |
2. 茯苓的红外图谱研究 | 第86-88页 |
3. 茯苓多糖近红外图谱初步研究 | 第88-94页 |
第七章 逍遥散复方配伍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 第94-97页 |
结论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 | 第103-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