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
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6页 |
(一) 问题的缘起 | 第8-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二、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 第16-18页 |
(一) 研究路径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法律多元论的思想图绘 | 第18-53页 |
一、图依布纳对法律全球化的功能分析 | 第18-27页 |
(一) 世界社会的功能分化与法律多元 | 第20-22页 |
(二) 全球法的自我生成 | 第22-25页 |
(三) 全球法的自我生效 | 第25-27页 |
二、桑托斯对现代性范式与现代法的批判 | 第27-41页 |
(一) 揭示现代性范式与现代法的危机 | 第29-31页 |
(二) 恢复被遮蔽的多元法律图景 | 第31-37页 |
(三) 反抗霸权的全球化,归还法律的解放性 | 第37-41页 |
三、塔马纳哈对法社会学的实用主义重构 | 第41-53页 |
(一) 打破法律与社会研究中的“镜子理论” | 第42-46页 |
(二) 倡导非本质主义的法律观 | 第46-48页 |
(三) 从全球视角重建法律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 第48-53页 |
第三章 法律多元论的研究进路 | 第53-112页 |
一、超越现代法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 第53-74页 |
(一) 反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 | 第53-61页 |
(二) 重构传统的法学方法论 | 第61-65页 |
(三) 变线性思维为复杂性思维 | 第65-74页 |
二、否弃国家中心主义的法律观 | 第74-95页 |
(一) 阐释全球化对国家中心主义法律观的挑战 | 第74-81页 |
(二) 批判国家中心主义的法律观 | 第81-87页 |
(三) 建构后威斯特伐利亚的法律观 | 第87-95页 |
三、探寻全球社会的整合之路 | 第95-112页 |
(一) 解析全球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 第95-101页 |
(二) 主张多元开放型的法制结构 | 第101-106页 |
(三) 倡导多元宪政与参与民主 | 第106-112页 |
第四章 法律多元论的理论评价 | 第112-125页 |
一、评价标准 | 第112-113页 |
二、理论创新与剩余范畴 | 第113-121页 |
(一) 相对于实证主义法学 | 第113-116页 |
(二) 相对于传统的法律多元论 | 第116-119页 |
(三) 相对于其他法律全球化理论 | 第119-121页 |
三、实践意义与功能限度 | 第121-125页 |
(一) 法治与自治的关系问题 | 第121-122页 |
(二) 合法性与民主问题 | 第122-12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7-138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138-141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141-146页 |
后记 | 第146-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