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犯罪的基设性理论研究--一种本体论维度的观照
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缘起:反思、探寻与追问 | 第10-49页 |
一、反思——国际犯罪的现状与问题 | 第10-26页 |
(一) 国际犯罪的发展现状 | 第10-16页 |
(二) 遏制国际犯罪的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16-26页 |
二、探寻——国际犯罪与国际刑法的关系 | 第26-36页 |
(一) 国际犯罪是国际刑法历史演进的原动力 | 第26-32页 |
(二) 国际刑法是国际犯罪规制的寄居空间 | 第32-36页 |
三、追问——国际犯罪本体论的基本范畴 | 第36-49页 |
(一) 什么是国际犯罪本体论 | 第36-42页 |
(二) 国际刑法学的体系梳理 | 第42-47页 |
(三) 国际犯罪本体论的基本范畴的圈定 | 第47-49页 |
第二章 基点的选择:国际犯罪的概念 | 第49-110页 |
一、国际犯罪概念界定的观点述评 | 第49-66页 |
(一) 现状介绍 | 第49-59页 |
(二) 观点评析 | 第59-66页 |
二、国际犯罪的界限 | 第66-103页 |
(一) 国际犯罪与涉外犯罪、跨国犯罪的关系 | 第66-80页 |
(二) 国际犯罪与国际不法行为的关系 | 第80-100页 |
(三) 国际犯罪的界限的体认 | 第100-103页 |
三、国际犯罪的概念之我见 | 第103-110页 |
(一) 国际犯罪的界定要素 | 第103-106页 |
(二) 国际犯罪的概念界定 | 第106-110页 |
第三章 基准的厘定:国际犯罪的本质 | 第110-159页 |
一、国际犯罪的本质的判准 | 第110-151页 |
(一) 人权 | 第112-132页 |
(二) 主权 | 第132-141页 |
(三) 公共利益 | 第141-151页 |
二、国际犯罪的本质的解读 | 第151-159页 |
第四章 要素的整合:国际犯罪的构成 | 第159-200页 |
一、关于国际犯罪的构成的不同认识 | 第159-174页 |
(一) 关于国际犯罪的构成的不同称谓 | 第160-163页 |
(二) 关于国际犯罪的构成的要件的不同理解 | 第163-167页 |
(三) 关于国际犯罪的构成的要件要素的不同理解 | 第167-174页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174-176页 |
三、关于国际犯罪的构成的分析 | 第176-200页 |
(一) 国际犯罪中,“构成”术语引进的证成 | 第176-180页 |
(二) 国际犯罪的构成的体系建构 | 第180-189页 |
(三) 国际犯罪的构成的要件剖析 | 第189-200页 |
第五章 题域的界分:国际犯罪的分类 | 第200-217页 |
一、中外学者观点概览 | 第200-205页 |
二、关于国际犯罪的分类的认识 | 第205-217页 |
(一) 分类对象的确定 | 第206-211页 |
(二) 分类视角的选取 | 第211-213页 |
(三) 国际犯罪的基本类型 | 第213-217页 |
结语 | 第217-2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20-243页 |
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43-244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244-250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250-259页 |
致谢 | 第2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