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3-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战略联盟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全球价值链中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 | 第19-35页 |
·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19-23页 |
·价值链 | 第19-20页 |
·全球价值链 | 第20-21页 |
·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分析 | 第21-23页 |
·战略联盟相关理论 | 第23-28页 |
·战略联盟的概念 | 第23-25页 |
·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25-26页 |
·战略联盟的类型 | 第26-28页 |
·全球价值链中战略联盟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 第28-35页 |
·战略联盟对企业在价值链中地位改善的作用 | 第29-31页 |
·战略联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 第31-33页 |
·战略联盟的交易费用节省效应分析 | 第33-35页 |
第3章 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中的中国汽车产业 | 第35-52页 |
·全球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35-40页 |
·“6+3”竞争格局的形成 | 第35-36页 |
·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价值链模式 | 第36-40页 |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考察 | 第40-45页 |
·中国汽车产业综合绩效 | 第40-41页 |
·产业集中度与规模经济 | 第41-43页 |
·产业结构变化 | 第43页 |
·销售和服务 | 第43-44页 |
·合资与合作 | 第44-45页 |
·全球价值链中我国汽车产业的地位 | 第45-52页 |
·汽车产业价值链的“微笑曲线” | 第45-46页 |
·我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和问题分析 | 第46-52页 |
第4章 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制约因素 | 第52-58页 |
·我国汽车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52-54页 |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使战略联盟的出现成为必然 | 第52-53页 |
·我国汽车市场的状态要求企业进行战略联盟 | 第53页 |
·降低汽车企业的经营风险的需要 | 第53-54页 |
·是促进我国汽车企业快速成长首选战略模式 | 第54页 |
·战略联盟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情况 | 第54-56页 |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 | 第56-58页 |
·不确定性增加了联盟成员合作的困难性和风险性 | 第56页 |
·竞争地位的失衡破坏了联盟双方的平等交流与协作 | 第56页 |
·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兼容性差 | 第56页 |
·不均等的收益分配阻碍了联盟成员的平等合作 | 第56-57页 |
·组织管理的滞后严重束缚战略联盟的发展 | 第57页 |
·联盟内部缺乏相互信任致使联盟面临发展的困难 | 第57-58页 |
第5章 构建和优化我国汽车产业战略联盟的思路和对策 | 第58-72页 |
·明确构建战略联盟的目的 | 第58-61页 |
·实现战略目标 | 第58-59页 |
·提升竞争力 | 第59页 |
·开拓世界市场 | 第59页 |
·促进研究与开发 | 第59-60页 |
·降低经营风险 | 第60页 |
·防止竞争过度 | 第60-61页 |
·优化战略联盟方式的选择 | 第61-63页 |
·横向联盟 | 第61-62页 |
·纵向联盟 | 第62-63页 |
·构建健全的战略联盟机制 | 第63-66页 |
·相互信任—联盟成功的前提 | 第63-64页 |
·文化融合―联盟管理的基础 | 第64-65页 |
·学习机制—联盟持久的保证 | 第65-66页 |
·发展战略联盟的主要措施 | 第66-72页 |
·宏观对策 | 第66-67页 |
·微观对策 | 第67-72页 |
结束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