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7页 |
一、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概述 | 第7-21页 |
(一) 概念的厘析与内涵的阐释 | 第7-12页 |
(二) 国外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概况 | 第12-17页 |
(三) 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 | 第17-21页 |
二、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阐释 | 第21-28页 |
(一) “眼见不为实”的媒介时代 | 第21-23页 |
(二) 媒介信息与儿童自身“二律背反”分析 | 第23-28页 |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8-35页 |
(一) 接受美学与解码/编码理论 | 第28-30页 |
(二) 自我同一性 | 第30-32页 |
(三)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第32-35页 |
四、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方略 | 第35-43页 |
(一) 深度理解媒介:五个核心概念与五个关键问题 | 第35-39页 |
(二) 媒介素养教育“四步曲”:架构自主权螺旋 | 第39-43页 |
五、电视广告的解读方法:批判思考 | 第43-50页 |
(一) 儿童对电视广告的反应 | 第43-45页 |
(二) “解读”与“解毒”电视广告的方法:批判思考 | 第45-50页 |
六、我国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可行性实施途径的论证 | 第50-59页 |
(一) 创设家庭媒介接触的互动情境 | 第51-55页 |
(二) 探索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 第55-57页 |
(三) 搭建社会媒介素养教育平台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注释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67-70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70-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