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一、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二、研究框架结构 | 第10页 |
三、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资料来源及说明 | 第11页 |
六、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比较优势概念界定和内涵拓展 | 第13-19页 |
一、古典及新古典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的静态性 | 第13-14页 |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比较优势的动态性 | 第14-16页 |
三、对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概念内涵的再思考 | 第16-19页 |
第三章 云南省外贸的演进及现状分析 | 第19-30页 |
一、云南省外贸水平 | 第19-22页 |
二、云南省外贸产品结构 | 第22-23页 |
三、云南省外贸方式、主体及市场结构 | 第23-25页 |
四、五省市外贸状况的对比分析 | 第25-28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云南省外贸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第30-50页 |
一、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0-38页 |
(一) 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0-35页 |
(二) 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 第35-38页 |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RCA)分析 | 第38-41页 |
三、贸易竞争力指数(TC)分析 | 第41-44页 |
四、产业内贸易指数(G—L)分析 | 第44-48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机理-促进云南省外贸发展的建议 | 第50-61页 |
一、将静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比较优势的机理 | 第51-55页 |
(一) 资本积累 | 第51-52页 |
(二) 后发优势与技术创新 | 第52-53页 |
(三) 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原有的传统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 第53-55页 |
二、从动态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机理 | 第55-61页 |
(一) 持续获得比较利益依赖于产权明晰的市场环境 | 第55-58页 |
(二) 人力资本的积累依赖于有效的制度安排 | 第58-59页 |
(三) 政府应该为建立,强化,提升云南省的竞争优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