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应用植物学(经济植物学)论文

南京栖霞山植物区系地理及野生植物资源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1 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进展第9-19页
   ·植物区系的定义及研究内容第9-10页
   ·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简史第10-12页
   ·中国植物区系的研究历史第12-16页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发展趋势第16-19页
第二章 栖霞山自然地理概况第19-22页
 1 地理位置第19页
 2 地质地貌与土壤第19页
 3 气候条件第19页
 4 土地利用情况第19页
 5 人文历史与风景名胜第19-20页
 6 社会经济状况第20-21页
 7 栖霞山植被及植物研究概况第21-22页
第三章 栖霞山植物区系研究第22-38页
 1 栖霞山植物区系组成第22-25页
   ·植物区系的数量组成第22页
   ·科、属的组成分析第22-25页
 2 栖霞山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第25-36页
   ·蕨类植物的分布区类型分析第25-26页
   ·栖霞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第26-36页
 3 栖霞山植物区系特点第36-38页
   ·种类比较丰富第36页
   ·生活型各成分数量差别大第36页
   ·古老植物丰富第36页
   ·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第36页
   ·温带特征明显,同时具有热带亲缘性第36-37页
   ·过渡性特征明显第37页
   ·特有成分缺乏第37-38页
第四章 栖霞山主要森林群落调查第38-50页
 1 调查方法第38页
 2 调查结果第38-50页
   ·常绿针叶林第38-41页
   ·落叶阔叶林第41-47页
   ·针阔混交林第47-49页
   ·山顶灌丛第49-50页
第五章 栖霞山野生植物资源第50-64页
 1 观赏植物资源第50-57页
   ·观花植物第50-54页
   ·观果植物第54-55页
   ·观叶植物第55-57页
   ·垂直绿化第57页
 2 名木古树资源第57-58页
 3 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第58-59页
 4 药用植物资源第59页
 5 其它用途的植物资源第59-64页
第六章 栖霞山林相经营与植被恢复第64-69页
 1 林相经营的必要性第64页
 2 林相经营的原则第64页
 3 林相经营的措施第64-66页
   ·常绿针叶林林相经营第64-65页
   ·落叶阔叶林林相经营第65-66页
   ·针阔混交林林相经营第66页
   ·山顶灌丛林相经营第66页
 4 植被恢复第66-69页
第七章 栖霞山维管植物名录第69-93页
 1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第69-70页
 2 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第70-71页
 3 被子植物亚门ANGIOSPERMAE第71-93页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第71-75页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第75-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详细摘要第97-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长铁路对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二维时域有限元方法及其在电磁场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