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有制改革历史回顾 | 第14-20页 |
| ·突破思想禁锢实现所有制理论的首次创新 | 第14-16页 |
| ·摆脱“姓资姓社”争论实现所有制理论第二次创新 | 第16-18页 |
| ·冲破“姓公姓私”的疑惑实现所有制理论第三次创新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我国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第20-27页 |
| ·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规律和特征 | 第20-22页 |
| ·不同经济成分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 第22-24页 |
| ·经济增长与所有制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 ·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模型 | 第24页 |
| ·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趋势实证分析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资源配置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27-32页 |
| ·所有制结构调整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效应 | 第27-28页 |
| ·资源总配置效应的内容及计量模型 | 第28-29页 |
| ·所有制结构中资源总配置效应:实证分析 | 第29-31页 |
| ·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中资源总配置效应的纵向比较 | 第30页 |
| ·所有制结构调整与资源的总配置效应 | 第30-31页 |
| ·研究结论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 | 第32-55页 |
|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及含义 | 第32-37页 |
| ·偏离份额分析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32-33页 |
| ·偏离份额分析数学模型 | 第33-36页 |
| ·偏离份额分析图 | 第36-37页 |
| ·不同地区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7-50页 |
| ·山西省不同时段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37-40页 |
| ·内蒙古不同时段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40-42页 |
| ·黑龙江不同时段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42-44页 |
| ·江苏省不同时段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44-47页 |
| ·浙江省不同时段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 第47-49页 |
| ·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经济增长偏离-份额分析的横向比较 | 第49-50页 |
| ·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思考 | 第50-55页 |
| ·非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思考 | 第50-53页 |
| ·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思考 | 第53-55页 |
| 结论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