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3-14页 |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4-15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 第17-37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7-26页 |
·技术 | 第17页 |
·技术创新 | 第17页 |
·技术引进 | 第17-21页 |
·二次创新 | 第21-26页 |
·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26-27页 |
·后发优势理论 | 第27-30页 |
·技术差距理论 | 第30-31页 |
·需求资源(NR)关系理论 | 第31页 |
·技术转让选择理论 | 第31页 |
·技术转让内部化理论 | 第31-32页 |
·关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以及二次创新的相关综述 | 第32-37页 |
·关于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创新、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第32-35页 |
·关于二次创新的研究综述 | 第35-36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二次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37-45页 |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二次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37-40页 |
·技术引进规模不断扩大,增速不断加大 | 第37页 |
·技术引进的资金来源更丰富 | 第37-38页 |
·技术引进方式更灵活多样 | 第38页 |
·技术引进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 | 第38-39页 |
·技术改造仍是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方式 | 第39-40页 |
·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二次创新的发展现状 | 第40-45页 |
·技术引进投入稳步上升 | 第41页 |
·科技经费来源主要依靠企业自身 | 第41-42页 |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结构中,以技术改造为主 | 第42-43页 |
·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趋于下降,重“引进”、轻“消化”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 第43页 |
·重点行业成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体 | 第43-44页 |
·硬件技术引进和技术咨询服务为主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聚类分析法原理 | 第45页 |
·选择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全国各省市技术引进创新能力的聚类比较分析 | 第46页 |
·天津市与同级别省市技术引进创新能力单项指标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 第48-53页 |
·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企业技术改造和消化吸收的投入不足,且拥有较少的技术研发 | 第48页 |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例严重失调,一味注重引进,轻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48页 |
·技术选择的错位,只注重技术引进的短期效益 | 第48-49页 |
·长期以加工组装为主,处于世界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环节 | 第49页 |
·宏观调控乏力 | 第49-50页 |
·提升天津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政策方面 | 第50-51页 |
·企业本身方面 | 第51页 |
·制度方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