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承载机制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论文研究背景第12-13页
   ·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第13-17页
     ·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第13-15页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第15-17页
   ·有关生态承载力的研究第17-18页
   ·可持续发展与承载能力第18-20页
   ·论文研究内容、路线与意义第20-21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0页
     ·研究意义第20-21页
     ·论文研究与撰写框架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二章 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机制理论第23-30页
   ·城市承载机制第23页
   ·承载机制的木桶模型第23-26页
     ·资源承载机制的限制因子作用定律第25页
     ·环境约束机制的木桶短板定律第25-26页
   ·承载机制对可持续发展的判定第26-27页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的调控途径第27-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承载机制的综合评价第30-60页
   ·指标体系构建第30-40页
     ·指标体系的功能第30-31页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述第31-33页
     ·承载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第33-40页
   ·综合评价模型第40-44页
     ·数据采集第40页
     ·数据标准化第40-41页
     ·主成份分析第41-42页
     ·属性层得分计算第42-43页
     ·承载指数计算第43-44页
   ·承载机制分析评价第44-58页
     ·分析原则第44页
     ·研究对象简介第44-47页
     ·资源承载指数第47-54页
     ·环境约束指数第54-57页
     ·综合承载指数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调控对策第60-68页
   ·资源承载机制调控第60-63页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61页
     ·能源利用结构调整第61-62页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第62页
     ·扩大城市开放第62-63页
   ·环境约束机制调控第63-66页
     ·水环境综合整治第64-65页
     ·大气环境整治第65页
     ·固体废物防治对策第65-66页
   ·循环机制调控第66-67页
     ·循环经济建设第66页
     ·生态文化建设第66-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规划期承载机制预测分析第68-85页
   ·规划期指标体系第68-73页
   ·规划蓝图第73-84页
     ·规划年度城市生态系统资源承载指数第73-79页
     ·规划年度城市生态系统环境约束指数第79-83页
     ·规划年度城市生态系统综合承载指数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第85-87页
   ·结论第85-86页
   ·建议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个人简历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相异步电动机磁链观测器与参数辨识技术研究
下一篇:中国现当代作家自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