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 ·无线局域网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及本文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802.11b 无线局域网 MAC 层协议 | 第12-28页 |
| ·无线局域网总体技术概览 | 第12-14页 |
| ·IEEE 802.11b 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14-18页 |
| ·基本服务集 | 第15页 |
| ·分布服务集 | 第15-16页 |
| ·扩展服务集 | 第16页 |
| ·与有线网络的集成 | 第16-17页 |
| ·802.11b 协议框架 | 第17-18页 |
| ·MAC 层服务描述 | 第18-22页 |
| ·无线局域网通信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 ·MAC 功能描述 | 第19-21页 |
| ·MAC 层对物理层信道使用的体系结构 | 第21-22页 |
| ·MAC 帧结构 | 第22-26页 |
| ·IEEE 802.11MAC 帧格式 | 第22-25页 |
| ·分段和去分段 | 第25-26页 |
| ·MAC 管理功能描述 | 第26-27页 |
| ·同步 | 第26页 |
| ·功率管理 | 第26-27页 |
| ·关联和再关联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的 MAC层访问方法研究 | 第28-50页 |
| ·DCF 基本访问方法 | 第28-29页 |
| ·RTS/CTS 访问机制 | 第29-31页 |
| ·PCF 访问控制方式 | 第31-34页 |
| ·CSMA/CA 机制的Markov 链模型 | 第34-40页 |
| ·CSMA/CA 访问机制的仿真分析 | 第40-46页 |
| ·CSMA/CA 访问机制的改进与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 ·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研究 | 第50-64页 |
| ·无线局域网的网络结构 | 第50-51页 |
| ·802.11b 安全方面的问题 | 第51-54页 |
| ·应用现状 | 第51-52页 |
| ·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 第52-54页 |
|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分析 | 第54-60页 |
| ·早期的基本安全技术 | 第54-56页 |
| ·WPA 之前的安全解决方案分析 | 第56-58页 |
| ·WPA 技术 | 第58页 |
| ·新一代安全标准一IEEE 802.11i | 第58-60页 |
| ·目前一些解决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 第60-63页 |
| ·使用IEEE 802.11i 标准 | 第60页 |
| ·使用端口访问控制技术 | 第60-62页 |
| ·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 | 第62-63页 |
| ·小节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基于VPN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方案 | 第64-78页 |
| ·VPN 的基本思想及功能 | 第64-65页 |
| ·IPSec VPN 的简介 | 第65-66页 |
| ·无线局域网的VPN 实现模型 | 第66-68页 |
| ·无线局域网的IPSec VPN 安全方案分析 | 第68-77页 |
| ·VPN 的安全分析 | 第68-75页 |
| ·无线局域网的VPN 的性能分析 | 第75-77页 |
| ·小节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与展望 | 第78-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及发表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