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煤业集团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 ·课题的来源和背景 | 第9-1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 ·国外应急预案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应急预案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的建立 | 第19-29页 |
|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与要求 | 第19-20页 |
|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 | 第19页 |
|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 | 第19-20页 |
|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 第20-25页 |
| ·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 第20-21页 |
| ·辨识可信事故和代表性事故 | 第21页 |
| ·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 第21-23页 |
| ·编制应急预案 | 第23页 |
|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 第23-24页 |
| ·应急预案的实施 | 第24-25页 |
| ·煤矿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 | 第25-28页 |
| ·预案编制的方针与原则 | 第25页 |
| ·应急策划 | 第25页 |
| ·应急准备 | 第25-27页 |
| ·应急响应 | 第27-28页 |
| ·现场恢复 | 第28页 |
|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 第28页 |
| ·附件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鹤煤安全现状评估 | 第29-45页 |
| ·鹤煤集团矿区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 ·矿区安全生产现状 | 第30-33页 |
| ·矿区自然灾害情况 | 第30页 |
| ·矿区安全装备情况 | 第30-31页 |
| ·职工队伍情况 | 第31页 |
| ·历年事故情况 | 第31-33页 |
| ·矿区可信安全事故 | 第33-40页 |
| ·可信安全事故 | 第33页 |
| ·煤矿可信事故的辨识 | 第33-34页 |
| ·代表性事故的确定 | 第34-38页 |
| ·事故的损失及危害分析 | 第38-40页 |
| ·煤矿事故危险评价与分级 | 第40-44页 |
| ·LEC 评价法 | 第40-42页 |
| ·BP 神经网络评价法 | 第42-43页 |
| ·模糊评价法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鹤煤应急组织与资源分析 | 第45-57页 |
| ·鹤煤矿区安全机构的设置 | 第45-51页 |
| ·国家矿山应急体系的设置 | 第45-46页 |
| ·鹤煤集团常效安全机构设置 | 第46-47页 |
| ·鹤煤集团应急反应组织机构设置 | 第47-49页 |
| ·鹤煤集团虚拟应急组织构想 | 第49-51页 |
| ·鹤煤安全资源情况分析 | 第51-53页 |
| ·鹤煤煤矿监控系统现状 | 第51-52页 |
| ·鹤煤基本应急装备 | 第52-53页 |
| ·鹤煤专用救援装备 | 第53页 |
| ·鹤煤代表性事故应急流程分析 | 第53-56页 |
| ·鹤煤瓦斯爆炸代表性事故应急流程 | 第53-54页 |
| ·鹤煤水灾害代表性事故应急流程 | 第54-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事故应急培训与演习 | 第57-73页 |
| ·编制应急培训计划 | 第57-60页 |
| ·应急培训计划的制定 | 第57-59页 |
| ·需求分析 | 第59页 |
| ·课程设计 | 第59-60页 |
| ·基本与特殊应急培训 | 第60-63页 |
| ·报警 | 第60页 |
| ·疏散 | 第60页 |
| ·不同水平应急者培训 | 第60-62页 |
| ·特殊应急培训 | 第62-63页 |
| ·应急培训与演习 | 第63-70页 |
| ·事故应急培训与演习的目的 | 第63-64页 |
| ·培训和演习类型 | 第64-65页 |
| ·培训准备与计划 | 第65-68页 |
| ·演习的组织与准备 | 第68-70页 |
| ·培训和演习的评估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