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破产重整制度
导言 | 第1-7页 |
一、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7-19页 |
㈠ 破产重整制度是企业破产制度发展的新阶段 | 第7-15页 |
1、破产重整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8-12页 |
2 、破产重整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 第12-15页 |
㈡ 破产重整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和蕴涵的价值目标 | 第15-19页 |
1 、破产重整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 | 第15-17页 |
2 、破产重整制度的价值目标 | 第17-19页 |
二、 重整的启动 | 第19-26页 |
㈠ 重整的启动要件 | 第19-23页 |
1、重整启动的原因要件 | 第19-21页 |
2、重整申请人要件 | 第21-22页 |
3、重整能力要件 | 第22-23页 |
㈡ 法院对重整申请的受理 | 第23-26页 |
1 、受理前的处分 | 第23页 |
2 、法院的受理 | 第23-25页 |
3 、重整机关 | 第25-26页 |
三、 重整计划 | 第26-36页 |
㈠ 重整计划的制定 | 第27-31页 |
1 、重整计划的提出 | 第27-28页 |
2 、重整计划制定的原则 | 第28-30页 |
3 、重整计划的内容 | 第30-31页 |
㈡ 重整计划的通过与批准 | 第31-33页 |
1 、重整计划的通过 | 第31-32页 |
2 、重整计划的批准 | 第32-33页 |
㈢ 重整计划的执行 | 第33-36页 |
1、执行人的选任 | 第33-34页 |
2、执行重整计划的要求 | 第34-35页 |
3、重整计划执行的完成 | 第35-36页 |
四、 重整的废止与终结 | 第36-37页 |
㈠ 重整程序的废止 | 第36页 |
㈡ 重整程序的终结 | 第36-37页 |
五、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构建 | 第37-46页 |
㈠ 我国现行和解整顿制度评析 | 第37-41页 |
1 、我国现行的和解整顿制度 | 第37-38页 |
2 、现形和解整顿制度的缺陷 | 第38-41页 |
㈡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41-46页 |
1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41-42页 |
2 、中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原则 | 第42-43页 |
3 、中国破产重整制度制定的具体建议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