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灾后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基于四川省五个重灾县(市)的调查数据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22页 |
·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 第13-21页 |
·总体性评述 | 第21-22页 |
·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功能金融理论 | 第24页 |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2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5-26页 |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本文创新 | 第26-27页 |
·数据来源 | 第27-29页 |
2 四川灾后农房重建贷款实施现状 | 第29-33页 |
·农房重建贷款实行主体 | 第29页 |
·农房重建贷款规模 | 第29-31页 |
·贷款发放规模 | 第29-30页 |
·贷款回收情况 | 第30-31页 |
·重建贷款的抵押担保 | 第31-32页 |
·农房重建贷款主要特征 | 第32-33页 |
·重建贷款的创新性 | 第32-33页 |
·重建贷款的风险性 | 第33页 |
3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机理与因子分析 | 第33-39页 |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及产生机理 | 第33-34页 |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来源 | 第34页 |
·信用风险产生机理 | 第34页 |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因子分析 | 第34-39页 |
·农户自身方面 | 第35页 |
·金融机构方面 | 第35-38页 |
·政府方面 | 第38-39页 |
4 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评价 | 第39-59页 |
·农户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5页 |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9-40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数据预处理 | 第40-45页 |
·地震灾区受贷农户信用信息模糊聚类分析 | 第45-55页 |
·农户信用违约风险评价 | 第55-58页 |
·操作风险诱发信用损失评价 | 第58页 |
·担保风险诱发信用损失评价 | 第58-59页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9-67页 |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农房重建贷款补充了巨灾金融理论 | 第59页 |
·农户自身信用风险较低 | 第59-60页 |
·操作风险和担保风险诱发的信用风险较高 | 第60页 |
·不健全的制度成信用风险主因 | 第60页 |
·对策建议 | 第60-67页 |
·创新农房重建贷款信用风险管理模式 | 第60-64页 |
·助宽农户收入途径,强化农户信用意识 | 第64页 |
·强化金融机构信用信息管理 | 第64-65页 |
·建立健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第65-66页 |
·改善信用贷款发放环境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87页 |
四川省灾后新农村重建模式调查问卷(农户) | 第75-81页 |
四川省灾后农房重建贷款金融机构调查问卷 | 第81-84页 |
四川省灾后农房重建贷款金融机构访谈问卷 | 第8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