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证券市场论文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1 引言第8-11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9页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9-10页
  1.3.1 研究方法第9页
  1.3.2 技术路线第9-10页
 1.4 拟创新和不足之处第10-11页
2 利率期限结构基础理论综述第11-17页
 2.1 国债、利率、利率期限结构概念第11-12页
 2.2 国债收益率计算第12-13页
 2.3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2.4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3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性分析第17-27页
 3.1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静态描述第17-19页
 3.2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动态描述第19-20页
 3.3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作用第20-24页
  3.3.1 确定基准利率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内容第20-21页
  3.3.2 国债二级市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的原因第21-23页
  3.3.3 国债收益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可行性第23-24页
 3.4 国债收益率曲线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第24-27页
4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构造与分析第27-43页
 4.1 选取国债收益率模型第27-33页
  4.1.1 直接方法推导债券的收益曲线第27-28页
  4.1.2 国外推导即期利率期限结构的成熟模型第28-31页
  4.1.3 部分西方国家采用的拟合模型第31-33页
  4.1.4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模型第33页
 4.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实证研究第33-37页
 4.3 中美国债收益率曲线比较分析第37-39页
 4.4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规律性第39-43页
  4.4.1 长短期国债利差的规律性第39-40页
  4.4.2 长短期国债对联邦基准利率的敏感性不同第40页
  4.4.3 美国不同时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经济分析第40-43页
5 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因素分析第43-51页
 5.1 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我国即期利率曲线的变动因素第43-47页
 5.2 影响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实际因素第47-51页
  5.2.1 影响国债收益率的制度因素第48-49页
  5.2.2 影响国债收益率的经济因素第49-50页
  5.2.3 影响中国国债收益率的特殊因素第50-51页
6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建议第51-61页
 6.1 成熟国债市场的特点第51-53页
 6.2 我国国债市场和发达国家国债市场的差异第53-55页
 6.3 国债市场发展建议第55-61页
  6.3.1 发行市场建议第55-57页
  6.3.2 国债二级市场建议第57-59页
  6.3.3 国债管理政策建议第59-61页
7 结论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A第66-67页
附录B第67-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球后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眼眶放疗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