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本文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关于知识共享激励研究的现状 | 第11-16页 |
| ·知识与知识共享 | 第11-14页 |
| ·国内外关于知识共享激励研究的现状 | 第14-16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 2 从知识共享主体的角度研究知识共享过程 | 第18-30页 |
| ·学习与传授:知识共享主体的行为和角色研究 | 第18-22页 |
| ·根据学习和传授活动划分知识共享主体的角色 | 第18-21页 |
| ·知识共享主体的类型及其激励转换关系 | 第21-22页 |
| ·以知识共享主体为中心的知识共享过程 | 第22-28页 |
| ·知识流 | 第22-24页 |
| ·学习过程分析 | 第24-26页 |
| ·传授过程分析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30页 |
| 3 基于知识共享过程分析知识共享的激励因素 | 第30-46页 |
| ·从知识共享的过程看知识共享实现的障碍 | 第30-34页 |
| ·知识共享障碍的经济分析 | 第30-32页 |
| ·知识流动的阻力:从知识共享的过程看知识共享的障碍 | 第32-34页 |
| ·在知识共享过程中应用激励理论的可行性 | 第34-38页 |
| ·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 | 第34-35页 |
| ·知识共享激励的主要对象―知识型员工及其人性假设 | 第35-36页 |
| ·一般激励理论综述 | 第36-37页 |
| ·激励策略应用于知识共享的困难 | 第37-38页 |
| ·知识共享的激励因素的综合选取与确定 | 第38-44页 |
| ·已有的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研究综述 | 第38-41页 |
| ·应用综合激励模式列举激励因素 | 第41-42页 |
| ·针对知识共享障碍设计知识共享激励因素 | 第42-43页 |
| ·考虑知识型员的人性假设,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确定知识共享激励因素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4 构建关于知识共享激励因素的 LISREL 模型 | 第46-70页 |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46-47页 |
| ·线性结构方程(LISREL)及其分析方法 | 第47-53页 |
| ·相关概念 | 第47-50页 |
| ·LISREL 模型的分析方法 | 第50-53页 |
| ·构建知识共享激励问题的LISREL 模型 | 第53-64页 |
| ·预先调查和变量的选择 | 第53页 |
| ·研究假设和原模型路径图(假设的概念模型) | 第53-57页 |
| ·数据收集 | 第57-61页 |
| ·原模型的识别 | 第61页 |
| ·原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 第61-64页 |
| ·模型的修正 | 第64-70页 |
| ·根据MI 值和t 值进行修正 | 第64页 |
| ·修正模型的参数估计 | 第64-67页 |
| ·修正模型的拟合检验 | 第67页 |
| ·根据修正模型进行假设检验 | 第67-70页 |
| 5 结论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附录 A 预调查问卷 | 第78-82页 |
| 附录 B 正式问卷 | 第82-86页 |
| 附录 C PRELIS 程序 | 第86-88页 |
| 附录 D 原模型 LISREL 程序及部分运行结果 | 第88-92页 |
| 附录 E 修正模型 LISREL 程序 | 第92-94页 |
| 附录 F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6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96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