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规范的现代化
导言: 冲突规范的现代化发展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冲突规范现代化特征 | 第11-30页 |
一、形式变革: 在规则与方法之间 | 第11-16页 |
(一) 冲突规范的形式危机 | 第11-13页 |
(二) 规则与方法的融 | 第13-16页 |
二、方法: 多元融 | 第16-21页 |
(一) 调整法律冲突的三种基本方法 | 第16-17页 |
(二) 单边方法的复兴 | 第17-20页 |
(三) “优法方法”的提出 | 第20-21页 |
三、内容: 实体取向 | 第21-26页 |
(一) 传统规则与盲眼特征 | 第22-23页 |
(二) 冲突规范实体化考察 | 第23-26页 |
四、冲突规范的现代化精神 | 第26-30页 |
(一) 冲突规范价值追求的演进 | 第27-28页 |
(二) 冲突规范现代化精神 | 第28-30页 |
第二部分: 冲突规则现代化动因 | 第30-39页 |
一、社会经济动因 | 第30-31页 |
二、文化动因 | 第31-34页 |
(一) 私法文化精神的转向 | 第32-33页 |
(二) “西方共同体,前提的缺失 | 第33-34页 |
三、法学思潮动因 | 第34-39页 |
(一) 20世纪西方法理思潮的变迁 | 第34-36页 |
(二) 法学思潮演进对冲突规范现代化的影响 | 第36-39页 |
第三部分: 冲突规范现代化实现路径 | 第39-48页 |
一、扩展连接点 | 第39-41页 |
二、平衡自由裁量权 | 第41-44页 |
(一) 自由裁量权的扩张 | 第41-43页 |
(二) 自由裁量与规则之间的平衡 | 第43-44页 |
三、现有冲突法制度的重新定位 | 第44-48页 |
(一) 反致 | 第45页 |
(二) 公共秩序保留 | 第45-46页 |
(三) 法律规避 | 第46-48页 |
第四部分: 冲突规范现代化与中国立法 | 第48-55页 |
一、合同 | 第49-51页 |
二、侵权 | 第51-52页 |
三、婚姻和家庭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