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贪污罪的立法概况 | 第9-17页 |
(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立法概况 | 第9-15页 |
(二) 港澳台地区及外国的立法概况 | 第15-17页 |
二、贪污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17-23页 |
(一) 贪污罪的概念 | 第17-22页 |
(二) 贪污罪的特征 | 第22-23页 |
三、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 第23-42页 |
(一) 客体特征 | 第23-30页 |
1、主要客体和次要客体 | 第23-24页 |
2、犯罪对象 | 第24-30页 |
(二) 客观方面的特征 | 第30-34页 |
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 第30-31页 |
2、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 第31-34页 |
(三) 主体特征 | 第34-40页 |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第34-35页 |
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 第35-37页 |
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 第37页 |
4、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 第37-38页 |
5、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 第38-40页 |
(四) 主观方面的特征 | 第40-42页 |
1、贪污罪罪过形式 | 第40-41页 |
2、贪污罪的目的 | 第41-42页 |
3、贪污罪的动机 | 第42页 |
四、贪污罪的犯罪形态 | 第42-55页 |
(一) 贪污罪的共同犯罪的认定 | 第42-48页 |
(二) 贪污罪的停止形态问题 | 第48-52页 |
(三) 贪污罪的罪数问题 | 第52-55页 |
五、贪污罪的量刑问题 | 第55-63页 |
(一) 贪污罪的定罪数额的数量标准的合理性问题 | 第56-58页 |
(二) 贪污数额与刑罚轻重并非始终成正比的问题 | 第58-59页 |
(三) 数额加情节设置刑罚幅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59-63页 |
六、贪污罪的立法完善 | 第63-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