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重声明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9-17页 |
| 1.1 重金属铅与铜的危害及其废水污染现状 | 第9页 |
| 1.2 生物吸附法的提出及其优点 | 第9-10页 |
| 1.3 生物材料的类型和来源 | 第10-11页 |
| 1.4 生物吸附的作用机理 | 第11-12页 |
| 1.5 影响生物吸附的因素 | 第12-13页 |
| 1.6 吸附模型 | 第13-16页 |
| 1.7 吸附剂的解吸 | 第16页 |
| 1.8 生物吸附剂的固定化 | 第16页 |
| 1.9 小结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2.1 实验方法 | 第17-19页 |
| 2.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酵母菌对水溶液中铜铅离子的吸附作用 | 第20-32页 |
| 3.1 引言 | 第20页 |
| 3.2 盐酸酸化的酵母菌吸附铜铅离子的结果与讨论 | 第20-29页 |
| 3.3 不同方法预处理的酵母菌吸附铜离子的结果与讨论 | 第29-31页 |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谷壳对水溶液中铜铅离子的吸附作用 | 第32-53页 |
| 4.1 引言 | 第32页 |
| 4.2 批处理的谷壳对铜铅离子吸附的结果与讨论 | 第32-43页 |
| 4.3 谷壳对铜铅离子动态柱吸附的结果与讨论 | 第43-52页 |
| 4.4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酵母菌和谷壳的表征及分析 | 第53-60页 |
| 5.1 酵母菌和谷壳的电镜扫描分析 | 第53页 |
| 5.2 酵母菌和谷壳的差热分析 | 第53-54页 |
| 5.3 酵母菌和谷壳的红外分析 | 第54-58页 |
| 5.4 小结 | 第58-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附录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