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效率理论及其评析 | 第8-9页 |
·交易费用理论及其评析 | 第9-11页 |
·市场势力论及其评析 | 第11-12页 |
·分子分母对策理论及其评价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银行业重组的回顾 | 第14-27页 |
·重组的定义 | 第14页 |
·重组的类型 | 第14-16页 |
·国际银行业重组的变迁 | 第16-20页 |
·20世纪各国银行重组风起云涌 | 第16-17页 |
·国际银行业重组的特征变化趋势 | 第17-18页 |
·国际银行业重组的动因分析 | 第18-20页 |
·中国商业银行重组的实践 | 第20-23页 |
·计划时期的重组 | 第20页 |
·财政模式下的重组 | 第20-21页 |
·银行转轨时期的重组 | 第21页 |
·经济改革中的银行重组 | 第21-23页 |
·中国银行重组所面临的问题 | 第23-27页 |
第3章 中国商业银行重组模式及实施方案 | 第27-38页 |
·商业银行重组模式选择 | 第27-28页 |
·国有银行功能性重组模式的选择 | 第27页 |
·股份制银行功能性重组模式的选择 | 第27-28页 |
·中国商业银行重组实施方案 | 第28-38页 |
·国有商业银行重组方案选择 | 第28-33页 |
·股份制银行重组方案选择 | 第33-36页 |
·中国其他银行功能性重组方案探索 | 第36-38页 |
第4章 中国商业银行重组路径的数理分析以及重组评估 | 第38-51页 |
·“纳什均衡”与模式博弈 | 第38-39页 |
·模糊分析与可行性评估 | 第39-42页 |
·对中国商业银行功能性重组的评估 | 第42-51页 |
·成本效益预测 | 第42-45页 |
·模式收益分析 | 第45-48页 |
·战略效应评估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