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 第1-15页 |
1.1 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提出 | 第7-12页 |
1.1.1 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 | 第7页 |
1.1.2 交流调速方式的发展 | 第7-9页 |
1.1.3 直接转矩控制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本文结构安排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理论 | 第15-30页 |
2.1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5-18页 |
2.2 电压空间矢量和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3 磁链模型 | 第19-22页 |
2.4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22-25页 |
2.4.1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 第22-23页 |
2.4.2 磁链控制 | 第23-24页 |
2.4.3 转矩控制 | 第24页 |
2.4.4 电压空间矢量选择策略 | 第24-25页 |
2.5 六边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25-27页 |
2.6 圆形磁链轨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 第27-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直接转矩控制低速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0-42页 |
3.1 有限的电压空间矢量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定子磁链观测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定子电阻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 磁链、转矩脉动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3.4.1 磁链脉动分析 | 第35-36页 |
3.4.2 转矩脉动分析 | 第36-39页 |
3.5 死区效应对低速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直接转矩控制低速阶段性能优化研究 | 第42-58页 |
4.1 现有的改善低速性能的方案 | 第42-46页 |
4.1.1 对磁链脉动的改善 | 第42-45页 |
4.1.2 对转矩脉动的改善 | 第45-46页 |
4.2 低速性能优化研究 | 第46-57页 |
4.2.1 基于截止频率自适应的低通滤波器U-I磁链模型 | 第47-55页 |
4.2.2 死区效应的补偿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阶段性能仿真 | 第58-67页 |
5.1 仿真系统结构总图 | 第58-59页 |
5.2 仿真系统子系统 | 第59-63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3-66页 |
5.3.1 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低速阶段仿真 | 第63-65页 |
5.3.2 改进的直接转矩控制低速阶段仿真 | 第65-66页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硬件实现和软件编程 | 第67-73页 |
6.1 系统硬件结构 | 第67-71页 |
6.1.1 主电路 | 第67-69页 |
6.1.2 采样电路和电机转速测量电路的设计 | 第69-70页 |
6.1.3 DSP单元 | 第70-71页 |
6.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71-72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7.1 本文研究成果 | 第73页 |
7.2 本文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