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1页 |
·国内外木结构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第7-9页 |
·木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7页 |
·国外木结构发展情况 | 第7-8页 |
·我国木结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胶合木结构小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胶合木结构材料 | 第11-15页 |
·胶合木 | 第11-13页 |
·胶合木的截面形式 | 第11-12页 |
·胶合原理 | 第12页 |
·材料和构造要求 | 第12页 |
·影响胶合质量的主要因素 | 第12-13页 |
·木基结构板材 | 第13-15页 |
·结构胶合板 | 第13-14页 |
·定向木片板 | 第14-15页 |
3 结构形式确定 | 第15-19页 |
·确定依据 | 第15-17页 |
·当前北美木结构主要形式、特点及适用情况 | 第15-16页 |
·胶合木的主要性能 | 第16-17页 |
·我国《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2001) | 第17页 |
·基本结构形式的确定 | 第17-19页 |
·建筑形式 | 第17-18页 |
·结构形式 | 第18页 |
·基本建筑模数 | 第18-19页 |
4 设计方法研究 | 第19-23页 |
·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形式 | 第19-20页 |
·目前国外木结构设计方法介绍 | 第20-22页 |
·我国木结构设计方法概述 | 第22-23页 |
5 基本要素设计 | 第23-43页 |
·荷载确定 | 第23-24页 |
·荷载形式 | 第23页 |
·荷载组合 | 第23页 |
·结构传力路径 | 第23-24页 |
·主要竖向传力构件(体系)设计 | 第24-29页 |
·楼面和屋面系统设计 | 第24-25页 |
·胶合梁设计 | 第25-28页 |
·胶合柱设计 | 第28-29页 |
·侧向受力系统概念设计 | 第29-33页 |
·风力与地震力作用于结构的方式 | 第30页 |
·侧向力传递路径 | 第30-31页 |
·侧向受力系统的概念设计 | 第31-33页 |
·设计时需考虑的因素 | 第33页 |
·结点设计 | 第33-43页 |
·结点设计的注意事项 | 第33-34页 |
·主要连接件(紧固件)形式 | 第34页 |
·主要结点形式 | 第34-43页 |
6 非结构性要素考虑 | 第43-49页 |
·防火安全 | 第43-45页 |
·耐火结构和防火安全 | 第43页 |
·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 第43-45页 |
·保温隔热 | 第45-46页 |
·防潮防腐 | 第46-48页 |
·胶合木防潮防腐的必要性 | 第46页 |
·胶合木结构屋面防潮的构造措施 | 第46-47页 |
·胶合木结构墙体防水防潮处理 | 第47-48页 |
·隔音防噪 | 第48-49页 |
·声音的传播 | 第48页 |
·隔音措施 | 第48-49页 |
7 总结 | 第49-52页 |
·论文主要研究结果 | 第49-50页 |
·胶合木结构小型建筑的设计基本思路 | 第49页 |
·胶合木结构小型建筑的基本结构形式 | 第49页 |
·两条主要传力路径 | 第49页 |
·结点设计 | 第49-50页 |
·非结构性因素的考虑 | 第50页 |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50页 |
·胶合木结构在我国发展的几点思考 | 第50-52页 |
·胶合木生产、经营、认证等方面的问题 | 第50-51页 |
·胶合木结构技术资料欠缺的问题 | 第51页 |
·建设胶合木结构住宅示范小区的必要性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