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虚拟企业中的知识转移问题研究

独创性声明第1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第11-12页
  1.1.2 虚拟企业中存在知识管理问题第12页
 1.2 虚拟企业概述第12-19页
  1.2.1 虚拟企业的概念第12-15页
  1.2.2 虚拟企业的类型第15-17页
  1.2.3 虚拟企业的运作机制第17-19页
 1.3 知识转移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9-22页
  1.3.1 关于知识转移的概念第19页
  1.3.2 关于知识转移的有效性与策略第19-21页
  1.3.3 关于知识转移的信息技术使用第21-22页
 1.4 本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2-23页
  1.4.1 问题的提出第22-23页
  1.4.2 研究意义第23页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23-24页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24-26页
第二章 虚拟企业形成的知识分析第26-33页
 2.1 基于知识缺口的虚拟企业形成分析第26-30页
  2.1.1 知识缺口与虚拟企业形成第26-28页
  2.1.2 基于知识缺口的伙伴关系选择方法第28-30页
 2.2 虚拟企业中的知识第30-32页
  2.2.1 虚拟企业中知识的含义与分类第30-31页
  2.2.2 虚拟企业中知识的来源第31-32页
 2.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虚拟企业中的知识转移分析第33-46页
 3.1 虚拟企业中的知识流第33-35页
 3.2 虚拟企业中的知识转移第35-38页
  3.2.1 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式第35页
  3.2.2 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渠道第35-37页
  3.2.3 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层次第37-38页
 3.3 虚拟企业中知识转移的障碍因素第38-42页
  3.3.1 知识可获得性第38-39页
  3.3.2 联盟企业的学习意图和吸收能力第39-41页
  3.3.3 虚拟企业中的界面管理第41-42页
 3.4 知识转移能力的测评第42-45页
  3.4.1 测评指标体系第42-43页
  3.4.2 测评模型第43-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促进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的管理措施第46-64页
 4.1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第46-48页
 4.2 建立联盟范畴学习型组织和完善学习机制第48-52页
  4.2.1 建立学习型组织第48-50页
  4.2.2 培养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第50-52页
 4.3 构建联盟范畴的知识共享平台第52-59页
  4.3.1 知识共享平台的构成体系第53-55页
  4.3.2 知识共享平台的功能第55-59页
 4.4 知识共享平台的支持技术分析第59-63页
  4.4.1 平台运行的基础技术设施第59-60页
  4.4.2 基本功能的支持技术第60-62页
  4.4.3 辅助功能的支持技术第62-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NEC与 Sato公司供应链式虚拟企业的案例分析第64-71页
 5.1 背景介绍第64-65页
 5.2 NEC-Sato虚拟企业中的知识与知识流第65-67页
  5.2.1 关于 NEC-Sato虚拟企业中的知识第65页
  5.2.2 关于 NEC-Sato虚拟企业中的知识流第65-67页
 5.3 导致双方合作发生中断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第67-70页
  5.3.1 因素分析第67页
  5.3.2 对策第67-70页
 5.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1页
 6.2 主要贡献第71-72页
 6.3 进一步需要开展的工作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研究--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商业银行统计表探新--投入产出理论在商业银行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