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语境论思想探析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0页 |
2 传统主流心理学机械论倾向的弊端 | 第10-14页 |
·机械论倾向 | 第11页 |
·心理学机械论倾向的来源 | 第11-12页 |
·科学的起源 | 第11-12页 |
·哲学的源引 | 第12页 |
·心理学机械论倾向的各种弊端 | 第12-14页 |
·缩小心理学研究范围 | 第12-13页 |
·面临方法中心的困境 | 第13页 |
·带来方法论难以僭越的路障 | 第13-14页 |
·陷入人性物化的泥淖 | 第14页 |
3 心理学语境论的孕育与内涵 | 第14-22页 |
·产生背景 | 第15-20页 |
·科学背景 | 第15页 |
·哲学背景 | 第15-19页 |
·心理学内部的发展 | 第19-20页 |
·心理学语境论的内涵 | 第20-22页 |
·语境 | 第20-21页 |
·语境论 | 第21-22页 |
4 心理学语境论的不同种类 | 第22-39页 |
·描述语境论 | 第22-30页 |
·描述语境论的特征 | 第23-24页 |
·描述语境论的主要主张 | 第24-30页 |
·改进语境论 | 第30-32页 |
·接受规律接受科学忽视新奇 | 第30-31页 |
·接受变量限制支持实验 | 第31-32页 |
·发展语境论 | 第32-36页 |
·发展语境论的起源 | 第32-33页 |
·发展语境论的主要主张 | 第33-36页 |
·功能语境论 | 第36-39页 |
·功能语境论的特征 | 第36-37页 |
·功能语境论的主要主张 | 第37-39页 |
5 评价 | 第39-48页 |
·意义蕴含 | 第40-45页 |
·难以克服的缺憾 | 第45-48页 |
注释 | 第48-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