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征用制度研究
引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行政征用的基本理论 | 第12-23页 |
·行政征用的概念和特征 | 第12-16页 |
·国内对行政征用的定义 | 第12页 |
·国外对行政征用的定义 | 第12-14页 |
·行政征用的概念 | 第14-15页 |
·行政征用的特征 | 第15-16页 |
·与几个相近概念的比较辨析 | 第16-18页 |
·行政征用与行政征收 | 第16-17页 |
·行政征用与行政征购 | 第17页 |
·行政征用与没收 | 第17页 |
·行政征用与租用 | 第17-18页 |
·行政征用与收归国有 | 第18页 |
·行政征用法律关系 | 第18-19页 |
·行政征用法律关系主体 | 第18-19页 |
·行政征用法律关系客体 | 第19页 |
·行政征用法律关系内容 | 第19页 |
·行政征用的分类 | 第19-20页 |
·行政征用的原则 | 第20-23页 |
·公共利益原则 | 第21页 |
·程序正义原则 | 第21-22页 |
·法律保留原则 | 第22页 |
·依法补偿原则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行政征用的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法哲学基础 | 第23-25页 |
·宪法学基础 | 第25-28页 |
·行政法学基础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各典型国家行政征用制度概述及比较 | 第29-40页 |
·西方主要国家行政征用制度概述 | 第29-35页 |
·德国的行政征用制度 | 第29-31页 |
·美国的行政征用制度 | 第31-32页 |
·法国的行政征用制度 | 第32-33页 |
·日本的行政征用制度 | 第33-35页 |
·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35-37页 |
·中西国家行政征用制度的比较 | 第37-40页 |
·理论基础不同 | 第37页 |
·概念认识不一致 | 第37页 |
·程序的完善程度不同 | 第37-39页 |
·补偿的原则不同 | 第39页 |
·救济制度不同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缺陷 | 第40-47页 |
·宪法条款有所缺失 | 第40-41页 |
·立法指导思想落后 | 第41页 |
·法律体系比较混乱 | 第41-42页 |
·公共利益缺乏明确的界定 | 第42-43页 |
·缺乏正当程序的规定 | 第43-44页 |
·缺乏监督和救济的规定 | 第44-46页 |
·补偿制度不完善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行政征用制度的构想 | 第47-55页 |
·树立现代行政理念 | 第47-50页 |
·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排除商业性征用 | 第50-51页 |
·确定公平合理的补偿标准 | 第51-52页 |
·进一步完善行政征用的程序 | 第52-53页 |
·健全行政征用的救济制度 | 第53-54页 |
·制定统一的行政征用法典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承诺书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