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22页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第8-15页 |
1.1.1 企业面临的新环境 | 第8-9页 |
1.1.2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模式 | 第9-11页 |
1.1.3 生产计划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4 传统生产计划对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分析 | 第12-13页 |
1.1.5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18页 |
1.2.1 国外供应链计划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1.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框架 | 第19-22页 |
1.4.1 本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4.3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2 竞争合作供应链分散控制协调机制 | 第22-40页 |
2.1 供应链企业竞争合作关系 | 第22-30页 |
2.1.1 竞争合作理论 | 第23-24页 |
2.1.2 供应链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分析 | 第24-26页 |
2.1.3 供应链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 第26-27页 |
2.1.4 供应链竞争合作关系的应用 | 第27-30页 |
2.2 分散控制协调机制 | 第30-34页 |
2.2.1 分散控制理论简介 | 第30-32页 |
2.2.2 分散控制协调机制 | 第32-33页 |
2.2.3 分散控制协调机制应用 | 第33-34页 |
2.3 分散控制供应链管理模式 | 第34-39页 |
2.3.1 分散控制供应链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第35页 |
2.3.2 分散控制供应链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 | 第35-37页 |
2.3.3 分散控制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特点 | 第37-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竞争合作关系对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的影响 | 第40-53页 |
3.1 传统生产组织模式 | 第40-43页 |
3.1.1 什么是生产组织模式 | 第40-41页 |
3.1.2 传统生产组织模式的发展 | 第41-42页 |
3.1.3 现代企业生产组织模式 | 第42-43页 |
3.2 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生产组织模式 | 第43-47页 |
3.2.1 供应链环境对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的改变 | 第43-44页 |
3.2.2 供应链生产组织模式 | 第44-47页 |
3.3 竞争合作关系对供应链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 | 第47-50页 |
3.3.1 外部环境对生产组织模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3.2 竞争合作关系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 竞争合作供应链企业生产策略的变化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竞争合作关系下的生产计划 | 第53-61页 |
4.1 概述 | 第53-54页 |
4.2 生产计划方法概述 | 第54-57页 |
4.2.1 企业生产计划定义 | 第54-55页 |
4.2.2 企业计划系统的层次框架 | 第55页 |
4.2.3 企业生产计划的一般编制方法 | 第55-56页 |
4.2.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 | 第56-57页 |
4.3 竞争合作关系下的供应链生产计划 | 第57-60页 |
4.3.1 供应链生产计划在竞争合作环境下的缺陷 | 第57-59页 |
4.3.2 竞争合作关系下供应链生产计划的变化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分散控制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的建立 | 第61-75页 |
5.1 概述 | 第61-62页 |
5.2 多智能体系统 | 第62-65页 |
5.2.1 多智能体的特点 | 第63页 |
5.2.2 多智能体在管理上的应用 | 第63-64页 |
5.2.3 多智能体系统的适用条件 | 第64-65页 |
5.2.4 建立基于 Agent的应用系统的方法 | 第65页 |
5.3 分散控制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的建立思想 | 第65-68页 |
5.3.1 分散控制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66-67页 |
5.3.2 分散控制供应链生产计划的特征分析 | 第67-68页 |
5.4 分散控制供应链生产计划模型的建立 | 第68-74页 |
5.4.1 基于 MAS的供应链生产计划结构模型 | 第68-72页 |
5.4.2 基于 MAS的供应链主生产计划模型 | 第72-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5-7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5-76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