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41页 |
第一节 “终极关怀”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9-19页 |
第二节 中西方传统视野中的终极关怀 | 第19-28页 |
第三节 儒家终极关怀的双重走向 | 第28-41页 |
第二章 转变中的儒家终极关怀 | 第41-80页 |
第一节 “为后世开太平”:康有为的终极关怀 | 第42-59页 |
第二节 晚清思想界的彗星:谭嗣同终极关怀的理论与实践 | 第59-70页 |
第三节 梁启超之终极关怀:在世纪之交的转变 | 第70-80页 |
第三章 “为往圣继绝学”:梁漱溟的终极关怀 | 第80-111页 |
第一节 对人生问题的究元决疑 | 第83-88页 |
第二节 直觉生命本体 | 第88-101页 |
第三节 徘徊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 第101-111页 |
第四章 天地境界:冯友兰的终极关怀 | 第111-121页 |
第一节 以“觉解”求“境界” | 第111-114页 |
第二节 “天地境界”与“内在超越” | 第114-117页 |
第三节 “天地境界”与宗教信仰 | 第117-121页 |
第五章 “为天地立心”:熊十力的终极关怀 | 第121-141页 |
第一节 起点:体用不二的宇宙本体论 | 第123-129页 |
第二节 终点:心本体的天人不二 | 第129-141页 |
第六章 余论 | 第141-149页 |
附录 参考文献 | 第149-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