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8页 |
·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遗传标记的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分子标记技术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第13-20页 |
·以Southern杂交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 第14-15页 |
·基于PCR 技术的分子标记 | 第15-20页 |
·分子标记常用分离群体 | 第20-21页 |
·质量性状基因定位的主要方法 | 第21-22页 |
·近等基因系法 | 第21-22页 |
·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 | 第22页 |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第22-23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第23-26页 |
·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 | 第23-24页 |
·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鉴定 | 第24-25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25-26页 |
·品种纯度鉴定 | 第26页 |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28-34页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试验材料的准备和黄瓜枯萎病抗病性鉴定 | 第28-29页 |
·AFLP 反应程序 | 第29-32页 |
·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9页 |
·AFLP 的基本反应体系及其优化 | 第29-31页 |
·凝胶电泳分析 | 第31-32页 |
·SSR 反应基本程序 | 第32页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32页 |
·SSR 反应体系 | 第32页 |
·凝胶电泳分析 | 第32页 |
·黄瓜枯萎病的AFLP 和SSR分子标记研究 | 第32-34页 |
·与黄瓜枯萎病抗性相关基因连锁的AFLP 标记的获得 | 第32-33页 |
·SSR 标记的获得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41页 |
·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比较 | 第34页 |
·黄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结果 | 第34页 |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4-35页 |
·模板DNA 的用量 | 第35页 |
·AFLP 反应基因组DNA 的酶切和连接 | 第35页 |
·黄瓜枯萎病的分子标记研究 | 第35-41页 |
·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 | 第35-36页 |
·抗性标记的获得 | 第36-37页 |
·获得标记的验证 | 第37-4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1-44页 |
·黄瓜枯萎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 第41页 |
·黄瓜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接种方法效果比较 | 第41页 |
·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 | 第41页 |
·F2 代分离群体用于分子检测的可靠性 | 第41-42页 |
·SSR 和AFLP 的比较 | 第42页 |
·黄瓜枯萎病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方法的探讨 | 第42页 |
·分子标记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附件1 | 第52-53页 |
附件2 | 第53-55页 |
附件3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