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材料设计的量子化学法 | 第9-15页 |
1.2.1 蒙特卡罗模拟(Mont Carlo)与分子动力学(MD) | 第10页 |
1.2.2 半经验计算(Semi-Empirical) | 第10-11页 |
1.2.3 第一性原理计算(First Principle method) | 第1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9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程序介绍 | 第19-24页 |
2.1 程序简介 | 第19-21页 |
2.2 Gaussian程序简介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先兆型铁电体CaTiO_3的DV-X_α研究 | 第24-33页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3.2 计算参数及模型选择 | 第25-2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3.3.1 体系总能量 | 第26页 |
3.3.2 晶体中的原子电荷布居与键级分析 | 第26-28页 |
3.3.3 态密度图 | 第28-30页 |
3.4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四章 铁电体PbTiO_3及A位取代PT体系的DV-X_α研究 | 第33-42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33-34页 |
4.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34-39页 |
4.3.1 晶体中的原子电荷布居和键级分析 | 第34-37页 |
4.3.2 态密度分析 | 第37-39页 |
4.4 结论 | 第39-42页 |
第五章 钙钛矿铁电体BaTiO_3的DV-X_α及La、Ca、Pb改性研究 | 第42-54页 |
5.1 引言 | 第42-43页 |
5.2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3-45页 |
5.2.1 DV-X_α两种模型的结果比较 | 第43-44页 |
5.2.2 BaTiO_3及改性BaTiO_3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44-45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5.3.1 晶体中的原子电荷布居与键级分析 | 第45-47页 |
5.3.2 态密度分析 | 第47-51页 |
5.4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固溶体PbZr_(0.5)Ti_(0.5)O_3及A位取代PZT体系的DV-X_α研究 | 第54-67页 |
6.1 引言 | 第54-55页 |
6.2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55-57页 |
6.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第57-64页 |
6.3.1 Fermi能级附近的能级情况和总能量 | 第57-58页 |
6.3.2 分子簇中原子电荷集居数分析 | 第58-60页 |
6.3.3 轨道布居与态密度分析 | 第60-64页 |
6.4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七章 结论及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