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

图表索引第1-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50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3-18页
  一、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第13-14页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三、流动性风险与其他银行风险的关系第15-17页
  四、选题对中国的特殊意义第17-18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方法综述第18-31页
  一、流动性管理理论沿革第18-19页
  二、流动性的静态衡量第19-22页
  三、流动性的动态管理第22-25页
  四、流动性计划第25-29页
  五、流动性管理的趋势第29-31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服务理论综述第31-39页
  一、侧重于存款方流动性服务的理论第31-35页
  二、侧重于贷款方流动性服务的理论第35-37页
  三、关于吸存和放贷的协同性的研究第37-39页
 第四节 流动性分层管理的提出第39-46页
  一、对挤兑行为的简单博弈分析第39-42页
  二、挤兑的现实案例第42-44页
  三、流动性管理的层次性第44-46页
 第五节 研究概述第46-50页
  一、本文创新点第46页
  二、研究难点第46-48页
  三、分析框架第48-50页
第二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内生性研究第50-88页
 第一节 商业银行提供的两种流动性服务第50-56页
  一、信息不对称产生非流动资产第50-53页
  二、两种流动性概念第53-54页
  三、存款者的流动性需求第54-55页
  四、两种流动性概念下的流动性转换问题第55-56页
 第二节 存款流动性服务下的多重均衡第56-68页
  一、基本框架第56-59页
  二、扩展分析第59-65页
  三、含义第65-68页
 第三节 贷款流动性服务下的博弈分析第68-87页
  一、基本脉络第68-71页
  二、融资合约第71-78页
  三、金融中介的作用第78-84页
  四、含义第84-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三章 制度层次的流动性管理研究第88-118页
 第一节 Williamson框架下的三种银行制度第88-92页
  一、Williamson[1985]的交易成本模型第88-89页
  二、一般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区别第89-90页
  三、在合同中加入保障第90-92页
 第二节 存款保险制度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第92-104页
  一、存款保险之前:暂停兑付机制第92-94页
  二、把存款保险纳入模型第94-96页
  三、相关理论争议第96-98页
  四、存款保险的优势第98-99页
  五、存款保险机制几个方面的考虑第99-104页
 第三节 狭义银行制度与流动性服务的分离第104-111页
  一、狭义银行业第104-106页
  二、狭义银行与受保险银行的共同点第106-107页
  三、狭义银行与受保险银行的不同点第107-110页
  四、结论第110-111页
 第四节 破产机制与流动性服务第111-117页
  一、关于挤兑的一些理论讨论第111-112页
  二、破产法规第112-113页
  三、一般破产法规和银行的冲突第113-114页
  四、解决方案第114-117页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研究第118-162页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分析第118-133页
  一、基本流动性指标第118-122页
  二、存款是影响流动性的直接因素第122-128页
  三、贷款是影响流动性的最终因素第128-131页
  四、对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的整体评价第131-133页
 第二节 流动性与商业银行规模的相关性第133-142页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层次性第133页
  二、总体流动性的规模相关性特征第133-136页
  三、资金来源结构的规模相关性特征第136-140页
  四、结论第140-142页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环境研究第142-156页
  一、流动性监管指标,缺陷和建议第143-148页
  二、准备金制度,缺陷和建议第148-151页
  三、信息披露要求,状况与建议第151-156页
 第四节 流动性管理的层次缺失第156-161页
  一、巨型银行的流动性隐患第156-157页
  二、中型银行的流动性困扰第157-158页
  三、小型银行的流动性危机第158页
  四、央行对流动性危机处理的两难决策第158-159页
  五、制度缺位是流动性管理的根本问题第159-161页
 本章小结第161-162页
第五章 制度层次的流动性管理在中国的适应性研究第162-188页
 第一节 存款保险制度建设第162-167页
  一、存款保险概述第162-163页
  二、中国需要存款保险制度第163-164页
  三、当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障碍第164-167页
 第二节 狭义银行思路与资产证券化第167-175页
  一、狭义银行与资产证券化第167页
  二、资产证券化的主体障碍第167-168页
  三、资产证券化的政策障碍第168-169页
  四、证券化障碍的理论解释第169-175页
 第三节 危机银行拯救和退出机制第175-181页
  一、案例:海南发展银行的关闭第175-177页
  二、当前我国对危机银行救助的相关规定及缺陷第177-179页
  三、改进我国危机银行救助制度第179-181页
 第四节 政府的角色选择:流动性问题的核心第181-184页
  一、所有者缺位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第181页
  二、政府的角色:直接经营者还是信用担保方第181-183页
  三、部分上市或民营化无法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第183-184页
 本章小结第184-185页
 本章附录 关于海南发展银行第185-188页
结论第188-192页
 一、本文结论第188-189页
 二、本文主要贡献第189-190页
 三、本文不足第190页
 四、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向第190-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3页
后记第203-204页
论文独创性声明第204页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204页

论文共2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用分析及选择
下一篇:民事诉权滥用规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