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3页 |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领域简介 | 第10-16页 |
·鲁棒控制的历史和发展 | 第10-12页 |
·多目标控制的发展 | 第12-14页 |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史 | 第14-16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全文概貌 | 第17-21页 |
第二章 多变量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1-30页 |
·状态空间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增广对象P | 第22-24页 |
·包含权值函数的增广对象P | 第24-26页 |
·闭环系统N | 第26-27页 |
·Motools的建模功能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模型降阶 | 第30-43页 |
·简介 | 第30页 |
·截取和保留 | 第30-32页 |
·平衡实现 | 第32-33页 |
·平衡截取和平衡保留 | 第33页 |
·最优Hankel范数近似 | 第33-35页 |
·模型降阶举例 | 第35-38页 |
·Motools的模型降阶 | 第38-43页 |
第四章 多变量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第43-52页 |
·状态能控性 | 第43-44页 |
·状态能观性 | 第44页 |
·系统结构分解 | 第44-46页 |
·对角化与Jordan标准型 | 第46-48页 |
·能控规范型 | 第48页 |
·Motools的View功能 | 第48-52页 |
第五章 多变量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 | 第52-61页 |
·奇异值分解 | 第52-53页 |
·极点与零点 | 第53页 |
·Bode图和奈奎斯特图 | 第53-54页 |
·根轨迹图 | 第54页 |
·时域响应性能 | 第54-55页 |
·Motools的分析模块 | 第55-61页 |
第六章 鲁棒控制器集成 | 第61-84页 |
·输出反馈控制 | 第61-62页 |
·H_2和H_∞范数 | 第62-63页 |
·标准的鲁棒控制问题 | 第63-64页 |
·结构与非结构不确定性 | 第64-66页 |
·系统鲁棒分析 | 第66-68页 |
·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第68-79页 |
·H_2和H_∞设计方法 | 第69-71页 |
·奇异值回路设计:混合灵敏方法 | 第71-75页 |
·μ综合问题 | 第75-76页 |
·LQG控制 | 第76-78页 |
·PID控制 | 第78-79页 |
·Motools的控制器集成 | 第79-84页 |
第七章 基于LMI的多目标优化控制 | 第84-107页 |
·多通道表示的模型 | 第84-85页 |
·系统增益指标 | 第85-88页 |
·H_∞,H_2,GH_2和GL_2性能 | 第88-92页 |
·H_∞性能 | 第88-89页 |
·H_2性能 | 第89-90页 |
·GH_2性能 | 第90-91页 |
·GL_2性能 | 第91-92页 |
·区域极点配置 | 第92-95页 |
·变量的线性转换 | 第95-97页 |
·全阶控制器集成的LMIs | 第97-100页 |
·H_∞集成 | 第98页 |
·H_2集成 | 第98页 |
·GH_2集成 | 第98-99页 |
·GL_2集成 | 第99-100页 |
·Motools的多目标控制模块 | 第100-107页 |
·多目标鲁棒控制模块 | 第101-104页 |
·控制系统评价模块 | 第104-105页 |
·GL_2集成参数分析 | 第105-107页 |
第八章 优化、评估和仿真 | 第107-111页 |
·控制器优化 | 第107-108页 |
·评估 | 第108-109页 |
·仿真 | 第109-111页 |
第九章 Motools的实例应用 | 第111-117页 |
·混合H_∞/H_2控制实例:汽车四轮转向系统设计 | 第111-114页 |
·混合GH_2/H_2控制实例 | 第114-115页 |
·混合GL_2/H_2控制实例 | 第115-117页 |
第十章 结束语 | 第117-119页 |
·论文总结 | 第117-118页 |
·后继工作和展望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5页 |
附录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