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型胡枝子引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
| 前言 | 第1-10页 |
| 1 胡枝子应用价值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胡枝子生物生态学特性及抗性研究 | 第10-11页 |
| ·胡枝子应用价值研究 | 第11-13页 |
| ·胡枝子具有较高的水土保持效益 | 第11页 |
| ·胡枝子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作用 | 第11-12页 |
| ·胡枝子营养价值高,是一种优良的饲用灌木 | 第12-13页 |
| ·优良的菇木树种 | 第13页 |
| ·优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树种 | 第13页 |
| ·胡枝子栽培技术研究 | 第13-16页 |
| ·引种选育研究 | 第14页 |
| ·发芽研究 | 第14-15页 |
| ·播种技术 | 第15页 |
| ·施肥技术 | 第15页 |
| ·刈割对胡枝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 ·胡枝子种子生产 | 第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2 饲用型胡枝子种、种源的引种及筛选 | 第17-53页 |
| ·试验地条件 | 第17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 ·试验材料 | 第17-18页 |
|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 ·种子千粒重和发芽试验 | 第18-19页 |
| ·种源试验 | 第19页 |
|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9-51页 |
| ·短梗胡枝子优质种源的筛选 | 第19-33页 |
| ·不同种源种子品质变异分析 | 第20页 |
| ·物候观测 | 第20-21页 |
| ·不同种源株高、地径生长比较 | 第21-22页 |
| ·生物量 | 第22-29页 |
| ·营养成分分析 | 第29-33页 |
| ·二色胡枝子优质种源的筛选 | 第33-43页 |
| ·不同种源种子品质变异分析 | 第33-34页 |
| ·物候观测 | 第34-35页 |
| ·不同种源株高、地径生长比较 | 第35-36页 |
| ·生物量 | 第36-40页 |
| ·营养成分分析 | 第40-43页 |
| ·截叶胡枝子优质种源的筛选 | 第43-48页 |
| ·不同种源种子品质变异分析 | 第43-44页 |
| ·物候观测 | 第44页 |
| ·不同种源株高、地径生长比较 | 第44-45页 |
| ·生物量 | 第45-46页 |
| ·营养成分分析 | 第46-48页 |
| ·不同树种优良种源之间的比较 | 第48-50页 |
| ·生物量的比较 | 第49页 |
| ·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 | 第49-50页 |
| ·胡枝子作为饲草与苜蓿的比较 | 第50-51页 |
| ·小结 | 第51-53页 |
| 3 饲用型胡枝子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 第53-66页 |
| ·二色胡枝子播种栽培技术 | 第53-57页 |
| ·实验地条件 | 第53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 ·二色胡枝子与核桃间作技术 | 第54-56页 |
| ·刈割技术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页 |
| ·二色胡枝子植苗栽培技术 | 第57-62页 |
| ·实验地条件 | 第57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 ·试验材料 | 第57页 |
|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 ·二色胡枝子与核桃间作技术 | 第58-60页 |
| ·刈割技术 | 第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截叶胡枝子播种栽培技术 | 第62-66页 |
| ·实验地条件 | 第62页 |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 ·试验材料 | 第62页 |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 ·截叶胡枝子与核桃间作技术 | 第63页 |
| ·刈割技术 | 第63-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4 结论与建议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个人简介 | 第72-73页 |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