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润滑油的品牌战略
第一篇 昆仑润滑油的品牌战略 | 第1-30页 |
·案例正文 | 第7-15页 |
·引言 | 第7页 |
·中国石油润滑油分公司 | 第7-8页 |
·中国的润滑油市场 | 第8-11页 |
·中国润滑油的广告战 | 第11-12页 |
·中石油润滑油的营销策略 | 第12-14页 |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案例附件 | 第15-20页 |
·案例使用说明 | 第20-30页 |
·案例概要 | 第20页 |
·有关品牌的概念 | 第20-23页 |
·昆仑润滑油是否应该修订多品牌战略 | 第23-24页 |
·昆仑润滑油是否应该维持广告高投入 | 第24-26页 |
·如何克服指定产品造成的壁垒 | 第26-27页 |
·是否应该成立专门的品牌部门 | 第27页 |
·其他的紧迫问题 | 第27-30页 |
第二篇 东方电子引发的思考 | 第30-43页 |
·由东方电子到ST东方 | 第30-31页 |
·东方电子的造假手法 | 第31-34页 |
·内部职工股造就企业效益 | 第31-32页 |
·虚假经营业绩 | 第32-34页 |
·东方电子财务报表分析 | 第34-37页 |
·审计的责任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附录 | 第39-43页 |
第三篇 华能国际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策略 | 第43-63页 |
·华能国际现状 | 第43-48页 |
·基本情况 | 第43页 |
·股权结构 | 第43-44页 |
·发展战略 | 第44页 |
·华能国际的扩张 | 第44-45页 |
·华能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 第45-46页 |
·华能国际的经营业绩 | 第46-48页 |
·电力改革与国家电力政策 | 第48-52页 |
·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取向 | 第48-49页 |
·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 第49-52页 |
·电力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52页 |
·华能国际的未来发展 | 第52-54页 |
·华能集团的发展战略 | 第52-53页 |
·华能国际的发展重点 | 第53-54页 |
·华能国际并购战略的资金支持 | 第54-57页 |
·华能国际资本运作情况 | 第54-55页 |
·华能国际获得资金支持的原因 | 第55-56页 |
·华能国际的融资资源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第四篇 伊利股份投资价值分析 | 第63-102页 |
·前言 | 第63页 |
·行业分析 | 第63-66页 |
·行业概况 | 第63-64页 |
·获益丰厚的行业 | 第64-66页 |
·竞争分析 | 第66-75页 |
·基本竞争分析 | 第66-68页 |
·各集团竞争分析 | 第68-72页 |
·海外巨头觊觎已久 | 第72-75页 |
·伊利战略分析 | 第75-77页 |
·产品开发计划 | 第75-76页 |
·市场开发与营销网络建设计划 | 第76页 |
·收购兼并及对外扩充计划 | 第76-77页 |
·财务分析 | 第77-91页 |
·基本财务数据 | 第77-78页 |
·赢利能力分析 | 第78-81页 |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第81-83页 |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83页 |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83-85页 |
·资产结构及其趋势分析 | 第85-88页 |
·现金流量分析 | 第88-91页 |
·财务预测及分析 | 第91-97页 |
·营运效率 | 第91-93页 |
·预测报表 | 第93-97页 |
·预测报表的评价 | 第97页 |
·预测报表的缺陷 | 第97页 |
·伊利股份估值 | 第97-102页 |
·伊利股份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 | 第97-99页 |
·以预测报表数据为依据进行估值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致 谢 | 第103页 |
声 明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