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组织蛋白酶B(CB)的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1 CB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理功能 | 第9-10页 |
2 CB的病理功能 | 第10-11页 |
3 CB基因和蛋白的结构特点 | 第11-13页 |
4 CB人工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 第13-14页 |
5 CB应用方面的研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47页 |
实验一 Avg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16-32页 |
1 材料 | 第16-17页 |
·载体及实验动物 | 第16页 |
·工具酶和试剂 | 第16页 |
·工具酶 | 第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仪器 | 第16-17页 |
·试剂配制 | 第17页 |
·主要缓冲液与溶液 | 第17页 |
·培养基 | 第17页 |
·PCR引物 | 第17页 |
2 方法 | 第17-23页 |
·大腹园蛛主壶腹腺总RNA的提取 | 第17-18页 |
·RT-PCR扩增目的基因Avg(Avg1除去信号肽) | 第18-20页 |
·引物设计 | 第18页 |
·RT-PCR反应 | 第18-19页 |
·PCR扩增目的片段的纯化 | 第19-20页 |
·重组载体Avg-28a、Avg-20b的构建 | 第20-23页 |
·目的片段Avg与载体的酶切处理 | 第20页 |
·Avg与载体连接 | 第20-21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重组质粒的转化 | 第21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1-23页 |
·PCR法快速鉴定阳性克隆 | 第22页 |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及酶切鉴定 | 第22页 |
·重组质粒的核苷酸序列测定 | 第22-23页 |
3 结果 | 第23-29页 |
·RT-PCR | 第23页 |
·重组子的鉴定 | 第23页 |
·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 第23-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RNA的提取 | 第29页 |
·RT-PCR | 第29-31页 |
5 小结 | 第31-32页 |
实验二 Avg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酶活测定 | 第32-41页 |
1 材料 | 第32-33页 |
·宿主菌和载体 | 第32页 |
·主要工具酶和试剂 | 第32页 |
·仪器 | 第32页 |
·试剂配制 | 第32-33页 |
2 方法 | 第33-35页 |
·Avg-28a、Avg-20b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33-34页 |
·Avg重组质粒转化E.coll BL21(DE3)感受态菌 | 第34页 |
·Avg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34-35页 |
·诱导表达 | 第34页 |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34页 |
·表达形式的鉴定 | 第34-35页 |
·表达蛋白的酶活测定 | 第35页 |
·酶蛋白的简单备 | 第35页 |
·酶活测定 | 第35页 |
·Avg-20b-DE3 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35页 |
3 结果 | 第35-38页 |
·重组菌诱导表达及SDS-PAGE | 第35-36页 |
·表达形式的鉴定 | 第36-37页 |
·酶活测定 | 第37页 |
·Avg-20b-DE3 RNA转录水平的检测 | 第37-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Avg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38-39页 |
·酶的变性与复性 | 第39-40页 |
5 小结 | 第40-41页 |
实验三 Avg人工表达蛋白免疫原性测定 | 第41-47页 |
1 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动物 | 第41页 |
·抗原 | 第41页 |
·抗体 | 第41页 |
·试剂 | 第41页 |
·主要仪器 | 第41页 |
·试剂配制 | 第41-42页 |
·ELISA试剂 | 第41-42页 |
·Western-blot试剂 | 第42页 |
2 方法 | 第42-44页 |
·包涵体蛋白的制备与纯化 | 第42页 |
·免疫血清的制备 | 第42页 |
·ELISA方法检测血清效价 | 第42-43页 |
·蛋白免疫印迹 | 第43-44页 |
3 结果 | 第44-45页 |
·ELISA结果 | 第44页 |
·蛋白免疫印迹结果 | 第44-45页 |
4 讨论 | 第45-46页 |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5页 |
·抗原抗体分析技术 | 第45-46页 |
5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附录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