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金属配合物及其混配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和杀菌活性研究

1 绪论第1-21页
   ·金属有机配合物的概况第13-14页
   ·二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第14-16页
   ·常用的中性配体第16-18页
   ·论文工作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8-21页
2 实验部分第21-28页
   ·药品与试剂第21页
   ·仪器和设备第21-22页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第22-28页
     ·反应原理第22-23页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钠(或铵)盐的合成第23-25页
       ·烷烃基—固液合成第23-24页
       ·芳香取代基—固相合成第24-25页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合成第25-26页
     ·金属混配化合物的合成第26-28页
3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金属配合物及其混配物的表征第28-53页
   ·元素分析第28页
   ·红外光谱第28-36页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金属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第29-31页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镍的混配物的红外光谱图第31-36页
       ·[Ni(iPr_2-DTP)_2(Py)_2]的红外光谱第31-33页
       ·[Ni(cyclohexyl_2-DTP)_2(Phen)]的红外光谱第33-34页
       ·[Ni(p-tolyl_2-DTP)_2(Phen)]的红外光谱第34-36页
   ·核磁共振谱第36-38页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第38-45页
     ·[Ni(R_2-DTP)_2]的UV-Vis吸收光谱第38-39页
     ·[M(Ⅱ)(iPr_2-DTP)_2]与配体L的混配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第39-43页
       ·[Ni(iPr_2-DTP)_2]与配体L的混配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第41-42页
       ·[M(Ⅱ)(iPr_2-DTP)_2]与Phen的混配化合物的UV-Vis吸收光谱第42-43页
     ·[Ni(Cyclohexyl_2-DTP)_2(biPy)_2]的UV-Vis吸收光谱第43-44页
     ·[Ni(p-tolyl_2-DTP)_2(Phen)]的UV-Vis吸收光谱第44-45页
   ·热分析第45-52页
     ·O,O’—二取代基二硫代磷酸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45-48页
       ·[M(Ⅱ)(iPr_2-DTP)_2](M=Ni,Cd,Zn)的热重分析第45-47页
       ·[Ni(p-tolyl_2-DTP)_2]的热重分析第47-48页
       ·结果比较第48页
     ·混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第48-52页
       ·[Ni(iPr_2-DTP)_2(Py)_2]的热分析图谱第48-49页
       ·[Ni(iPr_2-DTP)_2Phen]的热重分析第49-50页
       ·{[Ni(Im)_6](iPr_2-DTP)_2}的热重分析第50-51页
       ·结果比较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4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解析第53-115页
   ·[Ni(Ⅱ)(p-tolyl_2-DTP)_2(Phen)]的单晶结构第53-62页
     ·单晶培养第53-54页
     ·晶体数据收集和结构检测第54-55页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55-62页
   ·[Cu(Ⅱ)(En)_2](Et_2-DTP)_2的单晶结构第62-69页
     ·单晶的培养第62-63页
     ·晶体数据的收集和结构检测第63-64页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64-69页
   ·{Ni[(Im)_6](iPr_2-DTP)_2}的单晶结构第69-77页
     ·单晶的培养第70页
     ·晶体数据收集和结构检测第70-71页
     ·晶体结构描述第71-77页
   ·双核混配物[Ag_2~(Ⅰ)(allyl_2-DTP)_2(Phen)_2]的晶体结构第77-83页
     ·单晶的培养第77-78页
     ·晶体数据收集和结构检测第78-79页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79-83页
   ·[Ni(iPr_2-DTP)_2(APy)_2]的晶体结构第83-90页
     ·单晶的培养第83-84页
     ·晶体结构测定第84-85页
     ·晶体结构描述第85-90页
   ·[M(Ⅱ)(iPr_2-DTP)_2Phen](M=Zn、Ni、Cd、Fe)的单晶结构第90-115页
     ·单晶培养第90-91页
     ·[Zn(iPr_2-DTP)_2Phen]的单晶结构第91-97页
       ·晶体结构测定第91-93页
       ·晶体结构的描述第93-97页
     ·[Ni(Ⅱ)(iPr_2-DTP)_2Phen]的单晶结构第97-102页
       ·晶体结构测定第97-98页
       ·晶体结构描述第98-102页
     ·[Cd(Ⅱ)(iPr_2-DTP)_2Phen]的单晶结构第102-108页
       ·晶体结构测定第102-104页
       ·晶体结构描述第104-108页
     ·[Fe(Ⅱ)(iPr_2-DTP)_2Phen]的晶体结构第108-113页
       ·晶体结构的测定第108-110页
       ·晶体结构描述第110-113页
     ·[M(Ⅱ)(iPr_2-DTP)_2Phen](M=Zn、Ni、Cd、Fe)的结构比较第113-115页
5 杀菌活性的研究第115-123页
   ·实验部分第115-118页
     ·实验材料第115-117页
     ·实验方法第117-118页
   ·结果与讨论第118-122页
     ·同一配体的不同金属配合物[M(iPr_2-DTP)_n]的杀菌活性第118-119页
     ·取代基不同的镍的配合物[Ni(R_2-DTP)_2]的杀菌活性第119-121页
     ·混配物[Ni(R_2-DTP)_2(Phen)]的杀菌活性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6 结论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0页
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40-143页
致谢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关与晚清管理的近代化--以赫德时期(1863—1911)海关行政管理为例
下一篇:中外教师对学生评价模式差异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