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木马概述 | 第9-14页 |
·木马简介 | 第9页 |
·木马特点 | 第9-10页 |
·隐蔽性 | 第9页 |
·自启动 | 第9-10页 |
·危害性 | 第10页 |
·木马分类 | 第10-11页 |
·木马工作原理 | 第11页 |
·木马实例剖析 | 第11-12页 |
·木马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研究木马攻防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木马攻击技术 | 第14-22页 |
·木马植入方法 | 第14页 |
·木马自启动途径 | 第14-18页 |
·程序自动启动的原理 | 第14-17页 |
·程序自动启动的实现 | 第17-18页 |
·木马隐藏手段 | 第18-22页 |
·利用NTFS流来隐藏木马程序文件 | 第18-19页 |
·木马进程的隐藏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基于秘密信道的木马通讯技术 | 第22-29页 |
·网络秘密信道概述 | 第22-23页 |
·网络秘密信道的机理 | 第23-26页 |
·基于“隧道”的秘密信道 | 第23-24页 |
·使用报文伪装技术建立秘密信道 | 第24-25页 |
·使用数字水印技术建立秘密信道 | 第25页 |
·基于阈下通道建立秘密信道 | 第25-26页 |
·建立秘密信道的工具 | 第26-27页 |
·Loki-基于ICMP的秘密信道 | 第26页 |
·RwwwShell-基于HTTP的秘密信道 | 第26-27页 |
·AckCmd-基于TCP/IP头的秘密信道 | 第27页 |
·秘密通道的防御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时频联合 分析的木马检测技术 | 第29-35页 |
·入侵检测概念和模型 | 第29页 |
·入侵检测分类 | 第29-30页 |
·入侵检测方法分类 | 第30-31页 |
·基于时频联合分析的木马识别方法 | 第31-33页 |
·木马识别的模拟结果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木马清除与防范 | 第35-42页 |
·木马防范策略 | 第35-39页 |
·木马防范一般措施 | 第35页 |
·利用高强度的身份验证措施防范木马 | 第35-37页 |
·基于数字指纹的实时文件监控与自恢复技术 | 第37-38页 |
·使用文件保护监控DLL陷阱 | 第38-39页 |
·木马清除与系统恢复 | 第39-40页 |
·木马查杀与系统恢复的常用工具 | 第40-42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附录1: 本人已(待)发表文章列表 | 第46页 |
附录2: 本人主持或者参加完成的项目列表 | 第46页 |
附录3: 关联端口和进程的程序源码Gpon.cpp | 第46-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