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2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界定、理论渊源和社会基础 | 第12-23页 |
一、 西方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历史演变 | 第12-14页 |
二、 西方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几种不同的解释 | 第14-16页 |
三、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理论渊源和社会基础 | 第16-23页 |
第三章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内容分析 | 第23-48页 |
一、 教育立法和教育政策:牵引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 | 第23-31页 |
二、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主要措施:调整高等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 第31-38页 |
三、 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关键环节: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采取补偿措施 | 第38-41页 |
四、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依托:形成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招生体制 | 第41-44页 |
五、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特征 | 第44-48页 |
第四章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进程的效应 | 第48-54页 |
一、 课程内容日益丰富、课程结构弹性化 | 第48-49页 |
二、 高等教育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 | 第49-50页 |
三、 高等教育质量观日益多元化 | 第50-51页 |
四、 高等教育机会平等对传统职能的超越 | 第51-54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4-60页 |
一、 启示 | 第54-58页 |
二、 意义 | 第58-59页 |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