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3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3页 |
1.2 热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技术现状 | 第23-26页 |
1.3 热磨机的发展趋势 | 第26-33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3-36页 |
1.4.1 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1.4.2 研究方案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磨盘间隙对纤维分离的影响 | 第36-46页 |
2.1 纤维分离的过程 | 第36-37页 |
2.2 影响纤维分离的主要因素 | 第37-38页 |
2.3 磨盘间隙对纤维质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2.4 磨片磨损机理及对磨盘间隙稳定的影响 | 第40-44页 |
2.4.1 热磨机磨片的结构 | 第40-41页 |
2.4.2 磨片磨损机理 | 第41-43页 |
2.4.3 磨片的耐磨性能 | 第43页 |
2.4.4 磨片的使用周期 | 第43-44页 |
2.4.5 磨片磨损对磨盘间隙的影响 | 第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磨盘间隙与研磨压力的调整 | 第46-52页 |
3.1 研磨压力的施加方法与特点 | 第46页 |
3.2 液压加压与磨盘间隙的微调 | 第46-49页 |
3.3 机械加压与磨盘间隙的微调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磨盘间隙的接触式测量 | 第52-62页 |
4.1 利用标尺测量与显示磨盘的初始间隙 | 第52-53页 |
4.2 利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初始间隙 | 第53-60页 |
4.2.1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 | 第53-58页 |
4.2.2 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的选用 | 第58-59页 |
4.2.3 差动变压器在热磨机上的安装 | 第59-60页 |
4.3 利用步进电机调节磨盘初始间隙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磨盘间隙的非接触式测量 | 第62-87页 |
5.1 磨盘间隙非接触测量的研究现状 | 第62-63页 |
5.2 几种可能用于磨盘间隙非接触测量的传感器 | 第63页 |
5.3 采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真实间隙 | 第63-73页 |
5.3.1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 第63-67页 |
5.3.2 变间隙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应用于磨盘间隙测量的方案 | 第67-68页 |
5.3.3 采用变间隙电容式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的存在问题与对策 | 第68-73页 |
5.3.4 专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设计示意图 | 第73页 |
5.3.5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在磨盘上的安装位置 | 第73页 |
5.4 采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 | 第73-78页 |
5.4.1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 第73-76页 |
5.4.2 采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的可行性 | 第76-78页 |
5.5 采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 | 第78-85页 |
5.5.1 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 | 第78-82页 |
5.5.2 变间隙电涡流传感器应用于磨盘间隙测量的方案 | 第82-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六章 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磨盘间隙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第87-118页 |
6.1 概述 | 第87页 |
6.2 试验用电涡流传感器的选择 | 第87页 |
6.3 电涡流传感器的标定 | 第87-91页 |
6.3.1 传感器的标定系统 | 第87-88页 |
6.3.2 标定环境 | 第88页 |
6.3.3 标定步骤与曲线 | 第88-91页 |
6.4 静态试验 | 第91-104页 |
6.4.1 常温植物纤维介质对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91-93页 |
6.4.2 高温下的植物纤维介质对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93-96页 |
6.4.3 高温型传感器的选择 | 第96页 |
6.4.4 铁屑对电涡流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96-101页 |
6.4.5 研磨纤维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试验 | 第101页 |
6.4.6 金属导体对电涡流传感器不同覆盖状态的试验 | 第101-102页 |
6.4.7 被测导体表面平整度和尺寸对电涡流传感器输出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6.5 动态试验 | 第104-115页 |
6.5.1 试验目的 | 第104页 |
6.5.2 试验装置 | 第104-107页 |
6.5.3 试验方法 | 第107页 |
6.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5页 |
6.5.5 结论 | 第115页 |
6.6 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分析 | 第115-116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七章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结构设计与量程选择 | 第118-124页 |
7.1 对电涡流传感器保护罩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 第118-119页 |
7.1.1 保护罩的材料要求 | 第118页 |
7.1.2 保护罩在磨盘轴向的结构尺寸 | 第118-119页 |
7.2 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选择 | 第119-120页 |
7.2.1 电涡流与测量距离的关系 | 第119-120页 |
7.2.2 电涡流传感器的量程选择 | 第120页 |
7.3 电涡流传感器的安装 | 第120-122页 |
7.3.1 电涡流的径向形成范围 | 第120-121页 |
7.3.2 电涡流传感器在磨盘上的安装 | 第121-122页 |
7.3.3 动磨片上的被测表面尺寸 | 第122页 |
7.4 超声波测厚仪的安装 | 第122-123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八章 热磨机主轴试验装置的设计 | 第124-130页 |
8.1 热磨机主轴运行状态对磨盘间隙的影响 | 第124页 |
8.2 设计热磨机主轴试验装置的目的 | 第124页 |
8.3 热磨机主轴振动的原因 | 第124-126页 |
8.4 热磨机主轴承的润滑 | 第126页 |
8.5 热磨机主轴的轴承组 | 第126-128页 |
8.6 热磨机主轴试验装置的设计 | 第128-129页 |
8.7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九章 热磨机主轴运行状态监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 第130-143页 |
9.1 试验目的 | 第130页 |
9.2 传感器的安装点 | 第130-131页 |
9.3 测试系统 | 第131-133页 |
9.4 信号采集与分析 | 第133-139页 |
9.4.1 前轴承组的测量 | 第133-138页 |
9.4.2 后轴承组的测量 | 第138-139页 |
9.5 结论 | 第139-142页 |
9.6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十章 结论与创新 | 第143-147页 |
10.1 结论 | 第143-145页 |
10.2 创新 | 第145页 |
10.3 展望 | 第145-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