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论文 | 第1-104页 |
| (一) 中文摘要 | 第5-9页 |
| (二)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 (三) 前言 | 第13-14页 |
| (四) 实验动物、试剂、仪器设备和实验方法 | 第14-27页 |
| (五) 论文一 吞噬突触核蛋白的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激活介导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 | 第27-52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8页 |
| 结果 | 第28-48页 |
| 讨论 | 第48-52页 |
| (六) 论文二 右甲吗喃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的活性保护MPTP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 第52-6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52-53页 |
| 结果 | 第53-60页 |
| 讨论 | 第60-64页 |
| (七) 论文三 3-羟吗啡喃通过神经营养和抗炎作用保护LPS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 第64-8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 结果 | 第65-77页 |
| 讨论 | 第77-81页 |
| (八) 论文四 3-羟吗啡喃通过神经营养及抑制活性氧类物质保护MPTP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 第81-9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81-82页 |
| 结果 | 第82-89页 |
| 讨论 | 第89-91页 |
| (九) 结论 | 第91-92页 |
| (十) 参考文献 | 第92-104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4-134页 |
| (一) 正文 | 第104-120页 |
| (二) 参考文献 | 第120-134页 |
| 三、 致谢 | 第134-135页 |
| 四、 个人简历 | 第135-137页 |
| 五、 英文缩写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