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9-16页 |
·在技术与理想之间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11-12页 |
·论文的价值和创新之处 | 第12-14页 |
·论文的价值 | 第12-14页 |
·学术价值 | 第13页 |
·实践价值 | 第13-14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4页 |
·论文的逻辑主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对“科技奥运”基本概念的解释 | 第16-29页 |
·对“奥运”的解释 | 第16-18页 |
·对“Olympics”的解释 | 第16-17页 |
·“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 | 第17-18页 |
·对“科技”的解释 | 第18-23页 |
·对“Hi—tech”的解释 | 第18-21页 |
·技术哲学中的技术(Tecnology) | 第19页 |
·对“Hi-Tech”的解释 | 第19-20页 |
·对“科技”的解释 | 第20-21页 |
·技术与体育领域中技术之间的关系 | 第21-23页 |
·“科技奥运”的基本涵义 | 第23-24页 |
·技术化的概念 | 第24-29页 |
·对“技术化”构词的分解与整合 | 第24-26页 |
·对于“化”的理解 | 第24-25页 |
·“技术化”概念阐述 | 第25-26页 |
·“技术化”实现的客观条件 | 第26-27页 |
·技术化本质——主体解构与技术建构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科技奥运”的历史进程 | 第29-46页 |
·技术进步促进了体育的复兴 | 第29-30页 |
·技术支持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 第30-33页 |
·技术的世界性扩展推动了体育国际化发展 | 第30-32页 |
·技术的世界性扩展 | 第30-31页 |
·技术使体育发展具有了国际化 | 第31-32页 |
·技术使奥林匹克运动信息广泛传播 | 第32-33页 |
·技术使古代奥运会的精神得以广泛传播 | 第32页 |
·技术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尝试的信息在世界散播开来 | 第32-33页 |
·技术异化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 第33-40页 |
·何谓技术异化? | 第34页 |
·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 | 第34-35页 |
·技术异化与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必然性 | 第35-37页 |
·对技术异化的态度 | 第37-38页 |
·令人深思的一个问题 | 第38-40页 |
·对“科技奥运”发展史的回顾 | 第40-46页 |
第四章 “科技奥运”的实质 | 第46-59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化过程 | 第46-52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技术支持 | 第46-47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技术依赖 | 第47-50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发展的技术依赖 | 第48-49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发展的技术依赖 | 第49-50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化 | 第50-52页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技术化的必然性 | 第52-55页 |
·技术化的内在逻辑 | 第52-54页 |
·奥林匹克理性的内在规定 | 第54-55页 |
·技术理性的内在规定 | 第55页 |
·“科技奥运”质的技术规定 | 第55-57页 |
·技术化与“科技奥运”的困境 | 第57-59页 |
第五章 “科技奥运”与人的主体地位缺失 | 第59-72页 |
·人是谁?身居何方? | 第59-62页 |
·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主客二分 | 第62-63页 |
·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主体地位缺失表现 | 第63-65页 |
·技术化与人主体地位缺失的必然性 | 第65-72页 |
·运动成绩承载身份的缺失 | 第65-69页 |
·技术主导性导致了人主体地位的缺失 | 第69-72页 |
第六章“科技奥运”与公平竞争精神的破坏 | 第72-89页 |
·公平竞争的涵义 | 第72-75页 |
·技术与公平竞争 | 第75-76页 |
·技术与不公平竞争 | 第76-86页 |
·不公平竞争的技术起源 | 第77-80页 |
·技术造成的不公平竞争的必然性 | 第80-86页 |
·技术前提 | 第80-81页 |
·技术占有优势 | 第81-83页 |
·技术占有优势向技术优势的转化 | 第83-86页 |
·技术造成的公平竞争与不公平竞争的权重问题 | 第86-89页 |
第七章、“科技奥运”与人健康的损害 | 第89-102页 |
·技术与运动损伤(sports injuries)的加剧 | 第89-94页 |
·运动损伤的必然性 | 第89-90页 |
·运动损伤从合理到不合理——技术导致的问题 | 第90-94页 |
·高技术与兴奋剂的泛滥 | 第94-102页 |
·兴奋剂的历史 | 第94-95页 |
·何以为兴奋剂? | 第95-97页 |
·兴奋剂的种类及危害 | 第97-98页 |
·基因技术——新的兴奋剂吗? | 第98-99页 |
·兴奋剂问题的哲学审视——技术异化 | 第99-102页 |
第八章 “科技奥运”困境产生的根源 | 第102-115页 |
·“科技奥运”困境的实质——技术异化 | 第102-104页 |
·技术化与技术异化的必然性 | 第102-103页 |
·“科技奥运”的技术异化本质 | 第103-104页 |
·“科技奥运”困境产生的现实必然性 | 第104-112页 |
·人主体限度的超越 | 第104-109页 |
·人主体限度超越的必然性 | 第104-107页 |
·人主体限度超越的根源 | 第107-109页 |
·技术限度的超越 | 第109-112页 |
·技术价值观审视 | 第109-110页 |
·技术应用的限度及超越 | 第110-112页 |
·“科技奥运”困境产生的客观必然性 | 第112-115页 |
·体育本质导致的必然性 | 第112-113页 |
·体育理性的扩张导致的必然性 | 第113-115页 |
第九章 “科技奥运”困境的消解 | 第115-125页 |
·存在消解困境的可能性吗? | 第115-119页 |
·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认识回归的可能性 | 第116-117页 |
·消除技术异化的可能性 | 第117-119页 |
·如何消解困境 | 第119-124页 |
·促进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价值认识上的回归 | 第119-121页 |
·确立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促进技术角色的合理回归 | 第121-123页 |
·技术应用的辅助性原则 | 第121页 |
·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原则 | 第121-122页 |
·技术应用的适度性原则 | 第122页 |
·三个基本原则的关系 | 第122-123页 |
·对竞赛规则进行根本性合理变革 | 第123页 |
·赋予技术委员会新的历史责任 | 第123-124页 |
·北京的使命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作者学习及工作简历 | 第133-1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简介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