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论文Ⅰ 心房扑动的发生机制及体表心电图F波的形态和心房传导顺序的关系 | 第14-60页 |
前言 | 第14-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23页 |
结果 | 第23-46页 |
讨论 | 第46-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54-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论文Ⅱ 心房扑动的峡部消融对心房除极顺序的影响 | 第60-89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结果 | 第64-80页 |
讨论 | 第80-84页 |
结论 | 第84页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论文Ⅲ 不典型右房和左房心房扑动的发生机制、体表心电图的特征及射频消融的方法 | 第89-119页 |
前言 | 第89-9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0-93页 |
结果 | 第93-110页 |
讨论 | 第110-114页 |
结论 | 第114页 |
创新点与局限性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0-12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