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航空直线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直线电机的优越性及发展前景 | 第9-15页 |
| ·直线电机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应用 | 第9-10页 |
| ·直线电机的优越性 | 第10-12页 |
| ·直线电机的分类与特点 | 第12页 |
| ·直线直流电动机的选型 | 第12-15页 |
| ·系统概述 | 第15-17页 |
| ·系统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 第15-16页 |
|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18页 |
|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 第17页 |
| ·系统控制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17页 |
| ·系统性能指标测试 | 第17-18页 |
| 第2章 直线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8-28页 |
| ·直线步进电动机概述 | 第18-19页 |
| ·变磁阻式直线步进电动机 | 第19-21页 |
| ·变磁阻式直线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 ·变磁阻式直线步进电动机的控制 | 第20-21页 |
| ·混合式直线步进电动机 | 第21-27页 |
| ·混合式直线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1-26页 |
| ·控制技术 | 第26-27页 |
| ·两种类型直线步进电动机的比较和应用 | 第27-28页 |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综述 | 第28-35页 |
| ·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28-33页 |
| ·系统总体框图 | 第28-29页 |
| ·系统控制思想 | 第29页 |
| ·采用集成芯片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29-30页 |
| ·采用分立元件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 第30-32页 |
| ·两种方案比较 | 第32-33页 |
|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第33-35页 |
| ·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3-34页 |
| ·系统软件方案 | 第34-35页 |
| 第4章 采用集成芯片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35-56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35-51页 |
| ·系统控制原理 | 第35-36页 |
| ·AT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 第36-39页 |
| ·脉沖输入电路设计 | 第39-42页 |
| ·数字设定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 ·细分驱动电路设计 | 第44-49页 |
| ·显示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系统供电电源 | 第50-51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1-56页 |
| ·系统软件总体构成 | 第51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 ·系统输入输出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 ·系统功能程序流程设计 | 第54-56页 |
| 第5章 采用分立元件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56-75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56-68页 |
| ·硬件系统概述 | 第56-57页 |
| ·单片机主控制单元 | 第57-58页 |
| ·PWM产生及逻辑合成电路 | 第58-61页 |
| ·光电隔离和功率驱动电路 | 第61-66页 |
| ·过流保护电路 | 第66-67页 |
| ·串行LED显示电路 | 第67页 |
| ·系统供电电源 | 第67页 |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67-68页 |
| ·系统软件设计 | 第68-75页 |
| ·AT89C2051单片机软件 | 第68-71页 |
| ·80C31单片机软件 | 第71-73页 |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73页 |
| ·软件设计小结 | 第73-75页 |
| 第6章 系统试验 | 第75-82页 |
| ·概述 | 第75页 |
| ·系统组成 | 第75-77页 |
| ·系统性能测试 | 第77-81页 |
| ·试验结论 | 第81-82页 |
| 第7章 结束语 | 第82-87页 |
| ·论文总结 | 第82-85页 |
| ·两种方案比较 | 第82-83页 |
| ·关键技术解决情况 | 第83-84页 |
| ·系统创新之处 | 第84-85页 |
| ·直线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85页 |
| ·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85-86页 |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