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科技产业的兴起与专利授权合同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15-17页 |
一、 科技产业的兴起 | 第15-16页 |
二、 专利授权合同定义及性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专利授权合同制度分析 | 第17-19页 |
一、 专利制度合法独占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二、 专利制度独占理念的挑战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专利授权合同制度的评价 | 第19-24页 |
一、 专利授权合同制度的经济功能 | 第19-20页 |
二、 专利授权合同制度的社会成本 | 第20-22页 |
三、 专利授权合同应兼顾公平与自由竞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专利授权合同制度与竞争法的关系 | 第24-31页 |
第一节 竞争法概述 | 第24-26页 |
一、 竞争法的理念与起源 | 第24-25页 |
二、 竞争法保护的客体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竞争法与专利独占的冲突 | 第26页 |
第三节 竞争法与专利独占的协调 | 第26-30页 |
一、 社会法色彩 | 第27-28页 |
二、 保护消费者机能 | 第28-29页 |
三、 竞争法的规制与专利独占是否冲突 | 第29-3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美国竞争法对专利授权合同的规范 | 第31-43页 |
第一节 反托拉斯法立法过程与特色 | 第31-32页 |
一、 反托拉斯法立法过程 | 第31页 |
二、 反托拉斯法特色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专利授权合同的竞争法适用 | 第32-39页 |
一、 1938年以前的初期判例 | 第32-34页 |
二、 1938年起趋于严格主义 | 第34-35页 |
三、 70年代后期迄今之合理原则 | 第35-39页 |
第三节 反托拉斯法之规制 | 第39-43页 |
一、 实施地区限制及实施用途限制 | 第39页 |
二、 销售价格限制、生产数量限制 | 第39-40页 |
三、 关于转售价格限制,搭售合同、差别实施费之限制 | 第40-41页 |
四、 改良专利回归授权(Grant-Back)条款 | 第41页 |
五、 不抗争条款、强制全部授权条款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日本竞争法对专利授权合同的规范 | 第43-55页 |
第一节 独禁法的立法过程与特色 | 第43-44页 |
一、 独禁法历史沿革 | 第43页 |
二、 独禁法内容特色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独禁法23条解释 | 第44-46页 |
一、 独禁法23条适用范围 | 第44页 |
二、 独禁法23条对权利行使之区分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独禁法之规范 | 第46-52页 |
一、 运用基准之适用对象及范围 | 第46页 |
二、 适用时态度 | 第46页 |
三、 运用基准内容 | 第46-52页 |
第四节 美、日两国制度之检讨 | 第52-55页 |
一、 专利政策主导机关 | 第52页 |
二、 专利制度运用理念 | 第52-53页 |
三、 申报制度 | 第53页 |
四、 限制条款评价方式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台湾地区竞争法对专利授权合同的规范 | 第55-63页 |
第一节 公平交易法之立法过程与特色 | 第55-56页 |
一、 公平交易法起源 | 第55页 |
二、 公平交易法规范内容与缺失 | 第55-56页 |
第二节 专利权正当行使之范围 | 第56-57页 |
一、 行使专利权利之正当行为 | 第56-57页 |
二、 专利制度与竞争制度上的正当行为 | 第57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专利授权限制条款评价 | 第57-60页 |
一、 评价标准及原则 | 第57-59页 |
二、 经济分析原则 | 第59-60页 |
第四节 台湾公平会审理技术授权协议案件处理原则 | 第60-61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竞争法对专利授权规范的制度思考 | 第63-69页 |
第一节 专利制度的评价 | 第63-64页 |
第二节 竞争制度对专利制度的调节 | 第64-65页 |
第三节 专利授权合同中限制条款规范 | 第65页 |
第四节 授权合同限制条款审查基准之建议 | 第65-69页 |
一、 争议前审查或争议后审查 | 第65-66页 |
二、 申报制度 | 第66页 |
三、 颁定限制条款审查基准 | 第66页 |
四、 审查基准应采三分法 | 第66-67页 |
五、 评价之取向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