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转股的法律问题研究
引言 | 第1-6页 |
一、债转股的一般分析 | 第6-13页 |
(一) 债转股的概念 | 第6-7页 |
(二) 债转股的理论渊源 | 第7-8页 |
(三) 债转股的现实背景 | 第8-9页 |
(四) 债转股的目标和模式 | 第9-11页 |
(五) 债转股的法律框架 | 第11-13页 |
二、债转股实施准备中的法律问题 | 第13-16页 |
(一) 债转股企业的范围和条件 | 第13-14页 |
(二)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问题 | 第14-16页 |
三、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 第16-23页 |
(一) 债转股中的出资 | 第16-19页 |
(二) 债转股中的担保 | 第19-20页 |
(三) 债转股实施过程中的其它法律问题 | 第20-23页 |
四、债转股股权实现的法律问题 | 第23-36页 |
(一) 债转股股权的形成 | 第23-26页 |
(二) 债转股股权的行使 | 第26-32页 |
(三) 债转股股权行使的激励和约束 | 第32-36页 |
五、债转股股权退出中的法律问题 | 第36-39页 |
(一) 股权退出的方式 | 第36-37页 |
(二) 回购方式退出的法律问题 | 第37-39页 |
六、分析与思路判断 | 第39-50页 |
(一) 行政化模式债转股的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二) 行政化模式债转股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三) 完善行政化模式债转股的思路判断 | 第45-50页 |
结语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声明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