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模型的二、三维一体化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三维CAD技术概论 | 第8-13页 |
·CAD技术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三维CAD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三维CAD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 | 第11-13页 |
·二、三维一体化技术概论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和设计目标 | 第15-16页 |
·章节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2章 工程图模块的设计 | 第18-28页 |
·二维CAD系统模型和三维CAD系统模型的比较 | 第18-21页 |
·二维CAD系统模型 | 第18-20页 |
·三维几何造型CAD系统模型 | 第20-21页 |
·FCAD中的工程图模块 | 第21-23页 |
·FCAD中与工程图相关的模块及其功能 | 第23-26页 |
·FCAD的主要模块介绍 | 第24页 |
·工程图的文档与视图 | 第24-25页 |
·工程图对象与用户的交互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视图自动生成技术 | 第28-37页 |
·视图自动生成的流程 | 第28-29页 |
·投影和视图分类 | 第29-30页 |
·消隐 | 第30-31页 |
·三视图的自动生成 | 第31-33页 |
·基于消隐的三维到二维变换算法(ET算法) | 第31-32页 |
·变形ET算法 | 第32-33页 |
·剖切视图的自动生成 | 第33-34页 |
·窗口视口变换 | 第34-36页 |
·获得变比值 | 第34-35页 |
·视图自动布局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尺寸自动生成技术 | 第37-50页 |
·尺寸自动生成流程 | 第37-39页 |
·平面尺寸的自动生成 | 第39-45页 |
·确定须由尺寸定位的元素 | 第39-41页 |
·尺寸特征 | 第41-43页 |
·尺寸组的选择策略 | 第43-44页 |
·尺寸的自动布局 | 第44-45页 |
·圆柱(筒)面尺寸的自动生成 | 第45-49页 |
·确定孔的定位顺序 | 第45-47页 |
·尺寸冗余的消除 | 第47-48页 |
·尺寸组的选择策略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二、三维联动技术 | 第50-61页 |
·二、三维联动原理分析 | 第50-51页 |
·从三维到二维的联动 | 第51-58页 |
·命名机制 | 第52-54页 |
·二维模型中原有信息的重用 | 第54-58页 |
·从二维到三维的联动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1-64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7页 |
科研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